主頁 最新 棱角拆局|台大選結果還看藍...

棱角拆局|台大選結果還看藍白棄保操作

距離台灣大選投票日(1月13日)只有不到十天,按當地選舉法規,投票日前十天起將不得再公佈民調結果;因此在1月3日凌晨的限期前,十多家傳媒及機構紛紛公佈最後的「封關」民調。綜合十多份民調的結果顯示,民進黨的賴清德、蕭美琴組合以逾三成的支持度領先,而多數民調則指國民黨的侯友宜、趙少康組合緊隨其後,民眾黨柯文哲、吳欣盈則包尾,在野兩黨名單的支持度各有二十多個百分點,加起來要比民進黨高。

月前的藍白合大戲,一度令不少民進黨支持者擔心,在野陣營如果能成功整合成一張名單,形勢將會對賴清德極為不利。不過,藍白合隨即因雙方各不相讓、都爭當總統候選人而破局,造成如今三角混戰的局面。鷸蚌相爭,令賴清德大有機會重演2000年台灣大選的戲碼。當年陳水扁以39.3%得票率當選總統,實現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其關鍵因素就在於國民黨內鬨,導致宋楚瑜退黨參選,將藍營選票一分為二。若非如此,以當年宋楚瑜36.84%、連戰23.1%,加起來近六成的藍營得票率,實在輪不到陳水扁當選總統。

不過,如今藍白合雖然破局,三方混戰形勢對賴清德有利,但票一天未投,則仍有變化可能。面對民調數據,在野兩黨不可能不清楚,只有三成多支持度的賴清德並非處於穩贏地位。對於它們來說,餘下十天的最後衝刺大直路,最關鍵的就在於如何鼓動反民進黨的民眾進行棄保操作,並將不滿民進黨的選票集中在自己一邊,若能動搖到數個百分點的民眾進行棄保,就足以左右選情。

因此,在民調「封關」前,已不難看到與之相關的輿論攻勢。藍白雙方的宣傳口近月以來均一直主打「台灣過半民意期望政黨輪替」的論調,然後在藍白合破局後,就將己方候選人包裝成緊隨其後的挑戰者,目的在於將自己塑造成扳倒民進黨的唯一希望,以吸引反民進黨的選民「兩害取其輕」,在「下架民進黨」的前提下「含淚投票」。

亦正因為要鼓動選民反民進黨的情緒,在12月30日舉行的唯一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可見侯友宜和柯文哲甚少互相攻擊,而是主力圍攻民進黨和賴清德,其希望向選民傳達的訊息不外乎是「民進黨腐敗無能,想換人就要支持我」。且兩黨雖然在爭取部份重叠的票源,卻也十分聰明地盡量不去互相傷害,以免互相攻擊下反倒鞏固了賴清德的優勢。

在大多數「封關」民調均顯示侯友宜居第二位後,未來這一周半的時間內,國民黨必定會全力出撃,將「下架民進黨」的聲勢做到最響,以吸引本來打算投柯文哲的選民在最後一刻改變心意。當然,與2000年大選時不同的是,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票源本質上不盡相同,並非可以簡單吸納。2000年大選的宋楚瑜和連戰,歸根究底是國民黨內戰,將本屬同一黨之票源分了兩批。但柯文哲的支持者中不乏早已對藍綠兩黨心生厭惡之人,要他們轉投國民黨將是件十分困難之事。不過國民黨既已在野八年,若選民是對民進黨過去八年的政策不滿,在「當下執政的民進黨」和「八年前執政的國民黨」之間「我更討厭誰?」這個問題上,或許選民對民進黨的不滿會更記憶猶新些。因此雖然困難,卻非完全不可能,這亦會是國民黨最後衝刺的重點攻勢所在,若是能拉走柯文哲五個百分點的支持,再加上部份仍在觀望的遊離選民,或許已足夠左右選情。

當然,柯文哲及民眾黨亦不會坐以待斃。他們雖對於國民黨深藍基本盤無力動搖,但吸納中間遊離票則一直是他們主攻的重點。民眾黨日前公佈的「封關」民調亦標榜自己排在第二位,些微領先國民黨,其將自己塑造成扳倒民進黨唯一希望的用意與國民黨一致。而且民眾黨宣傳口亦屢屢放風暗示侯友宜第二的民調結果是藍營輿論機器,甚至是親共力量幕後促成,並不準確,其用意明顯是希望鞏固自己的支持者,別讓自己成了棄保的犧牲品,同時也吸納仍在觀望的遊離選民。同時,柯文哲的支持者中不乏年輕人,屬於傳統民調手法(如家用電話)難以觸及的一群,因此民眾黨陣營一直希望降低其在不少民調中看似劣勢的印象,強調希望支持者及中間派心無旁騖地支持柯文哲。鞏固基本盤以防跑票、再壯大不滿藍綠(特別是不滿民進黨)的聲勢,會是其最後衝刺的主打。

藍白各自的棄保操作能否奏效?現階段的民調有多準確?十天後便自有分曉。不過若是作為民進黨「最大支持者」的中共在選前再神來一筆,刺激台灣選民,那賴清德就大概真的可以「躺贏」了。或許賴清德要穩固形勢、確保勝利,最需要的不是上街拜票而是「借東風」。1996年台灣人冒着中共導彈威脅選出了李登輝;2016、2020年蔡英文藉太陽花學運及香港抗爭二度當選,或許中共的惡形惡相,從來才是左右台灣大選的決定性因素。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