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權運動已成為美國生活的日常,即使不參與其中的討論或表達立場,美國各大企業仍在試圖進行針對LGBTQ+群組的營銷,無論是廣告還是網上行銷,都在大量投資以爭取市場份額。然而,不久前,百威啤酒因與跨性別網絡名人Dylan Mulvaney合作,引起了保守派人士的反彈和抵制,導致母公司Anheuser-Busch在短短2周內市值蒸發了52.5億美元,這更引發了保守派人士向其他品牌進行抵制的行動。
綜合CNBC及CNN報導,百威起用Dylan Mulvaney後引發的抵制效應正在蔓延,其淡裝啤酒曾雄霸全美最暢銷啤酒頭頭銜超過20年,但在上月失守。而且隨著抵制活動突破社交媒體引發保守派人士的憤怒,演變成實際制裁行動,Anheuser-Busch面臨長達數月的公關災難,市場流失、管理層變動、法律糾紛,甚至員工受到威脅。
倡導LGBTQ+組織GLAAD總裁兼行政總裁Sarah Kate Ellis表示,近年來,LGBTQ+已成為「標準商業慣例」,然而企業推動撐LGBTQ+的營銷策略時,不單受到保守派消費者出現抵制,甚至令LGBTQ+群組也不賣帳。像百威淡啤的品牌從來不以政治先行,但現時保守派消費者抵抗,但另一方面LGBTQ+消費者也認為這類標榜LGBTQ+的合作關係非常政治化,甚至出現同性戀酒吧拒絕出售百威,因而出現雙重打擊。
除了百威以外,Nike亦曾與Dylan Mulvaney合作,雖然都有保守派的反對聲音,然而對其銷售未有致命打擊,而美國多個企業亦有與LGBTQ+合作的情況,故有業界人士分析指抵制百威浪潮未必代表市場走勢,但迫使企業表達價值觀與傳統客戶間尋求平衡。
迪士尼也成為保守派消費者的攻擊目標,數月前推出的真人版《美人魚》起用了一位黑人女星,從宣傳到上映都引起了選角的爭議。該片在美國的票房表現只能說是中等,海外票房收入則相對慘淡。迪士尼重拍的真人版《白雪公主》也有類似的情況,加上旗下的漫威影業在串流平台和電影中加入了大量的平權元素,市場的觀察者表示將密切關注該公司的業績表現。
新聞來源:CNBC、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