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角拆局 | 英國修改引渡法 港人是否會被引渡?
英國工黨政府本月 17 日提案修改《2003 年引渡法(指定第二部法域)指令》(The Extradition Act 2003 (Designation of Part 2 Territories)...
棱角拆局|台大選結果還看藍白棄保操作
距離台灣大選投票日(1月13日)只有不到十天,按當地選舉法規,投票日前十天起將不得再公佈民調結果;因此在1月3日凌晨的限期前,十多家傳媒及機構紛紛公佈最後的「封關」民調。綜合十多份民調的結果顯示,...
棱角拆局|法拉奇和勒龐難以逾越的牆,怎樣的選舉制度才「公平」...
在剛過去的周四(7月4日)和周日(7月7日),英倫海峽的兩岸先後舉行了國會下議院大選。雖然英國毫無懸念的工黨大勝與法國峰迴路轉的緊張選情截然不同,但按得票率而言,兩國的極右陣營均在選舉中取得不錯的...
棱角拆局|特朗普首場初選勝出的意義
特朗普大勝首場初選,為獲提名出選總統踏出關鍵一步
壓倒性勝利結果反映不少人仍視特朗普為共和黨的領袖
特朗普的全國支持度不低,若他在下周的初選再下一城,另外兩位對手恐怕更加難追上...
棱角拆局|盧旺達大屠殺30周年 人為撕裂與國際漠視,一場當代...
1994年4月7日,慘絕人寰的盧旺達大屠殺展開。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盧旺達據估計有50萬至100萬人遇害、數十萬婦女被強姦、200萬人淪為難民。而殺戮亦為地區帶來不穩、民兵武裝四起,為緊接而來的兩...
棱角拆局|藍白支持者如何看待中共威脅?
台灣大選投票日距今只餘一周,這場四年一度的盛事一直備受港人關注。面對中共的高壓管治下,多數支持民主陣營的香港人均希望台灣「以港為鑑」,選出一個能捍衛台灣民主自由的領導人,而以反共態度鮮明著稱的民進...
棱角拆局|大選辯論反映的美國政治困局
9月10日(周二),本屆美國總統大選的首場正式候選人辯論在東岸費城的國家憲法中心登場。這是民主黨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賀錦麗與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各自獲得黨內提名後,首度正面交鋒,並在台上唇槍...
棱角拆局|特朗普遇刺、拜登退選 「七月驚奇」將如何影響美大選...
美國大選素來有「十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一說,指在臨近11月初大選投票日之際,發生的可能左右大選結果的重大新聞事件。雖然美國大選投票日距今仍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但今年除了兩黨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