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提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以因應民陣召集人岑子杰的司法覆核案,終審法院裁定政府要為同性伴侶關係確立替代框架。
由 15 名議員組成的法案委員會,上周三(23日)決定不會召開公聽會,僅邀請公眾及團體於本周二(29日)下午五時前提交書面意見。
政府至今未表明何時正式提交法案二讀,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展曾國衛周一(28日)表示,希望於10 月 27 日的法院寬限期屆滿前通過條例。
有同志平權倡導者預算,最快 9 月應可就條例於立法會大會上表決。
岑子杰日前在社交媒體發文,指目前立法會正邀請社會各界提交意見書,呼籲公眾一人一信聯署去信立法會表態支持立法,並爭取改善立法內容。
婚姻平權協會、萌家香港、粉紅同盟,及彩虹之約亦發起聯署,促請立法會議員對《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予以正面考慮。
行為藝術家陳可樂周一及上周五(25日)在金鐘紅棉道婚姻登記處,及立法會門外發表作品。
前者他與另一人戴上怪獸頭套,穿上婚紗及白禮服,意指立法會議員「妖魔化」同志;後者名為「哭出一道彩虹」(Cry me a rainbow) ,喻意同志群體在長久以來被排除在婚姻制度之外,設立替代框架亦排除在立法會討論之外,在審議過程中面對有恐同言論和抹黑。
周五的發表過程中,他被警方撕破長彩虹旗,陳可樂指「歡迎呢一種參與,令我的作品得以有機地完成」,但感受到香港表達空間日益消逝,同志再被排除的警號。
條例完成逐條審議 公聽會消失
條例在立法會首讀、二讀,以及在法案委員會時,均被建制派群起反對,僅新民黨葉劉淑儀一人支持,民建聯、經民聯、工聯會、自由黨等均反對。
岑子杰周一時再次指出,法案委員會無人在意在外國註冊同性婚姻、同志伴侶法或公民伴侶法,或因與異性伴侶只須在本地就能完成締結關係的方法有極大差異,會引致司法挑戰。
他亦關注無人提出,同志伴侶在香港取消登記,但未在外地離婚,或無法在本地取消外國註冊關係,其中一方身故或有醫療問題時,將產生更複雜法律問題。
由於法案已完成審議,岑指只能「盡最後的努力」呼籲聯署,爭取可在本地締結關係,納入終審法院早前已確認的多項同性伴侶權利,包括申請受養人簽證、公務員伴侶福利、合併報稅、承繼遺產等,以及讓同性伴侶與異性伴侶一樣,能享有在囚人士額外探視權。
「即使可能咩野都影響唔到,但最少我們盡過力。」
行為藝術喻社會壓迫排除同志
行為藝術家陳可樂上周五(25日)在立法會門外發表作品「哭出一道彩虹」(Cry me a rainbow) 🌈,喻意同志群體在長久以來被排除在婚姻制度之外。
他說,當設立替代框架時,同志本人及團體被排除在立法會討論之外;在審議過程中,又要面對恐同言論和抹黑。
陳可樂提到,「當同志不是人」是這次行動主要啟發來源,指同志在的歷史中不斷地被社會排除,以至英國殖民時代時,刑事化同性關係。
「所以我們習慣了在黑暗中生存,有說我們是『Creature of the Night』」,同志對這種「見光死」的狀態,一點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銘刻在我們的基因當中」。
作品以立法會的圍牆為哭牆,持續哭泣至筋疲力盡為止。同時,它攜帶着潘朵拉的盒子,與希臘神話中的記載稍有不同,內裡裝有友情、愛情、安穩、德性、平安、快樂、喜悅、自由、和諧、慈悲與公平,而希望則貼在盒蓋之上。
陳可樂明言,感受到香港表達空間日益消逝,首次被當面告知不能展示彩虹旗。
但他說,「我認為我嘅行動本身並唔係訴求,而係一個情感嘅溝通同表達。所以當警察參與撕開我張彩虹旗嘅時候,佢哋亦都係參與緊呢件作品,我歡迎呢一種參與,令我的作品得以有機地完成,十分感謝警民關係科的方sir。」
2017年開始,他以外星人裝束重建自己身分、定位,及社群,自言為星際間的難民,被排拒於四野之下,稱之為「虛無龐克」(Voidpunk)美學。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