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香港 《給十九歲的我》Madam...

《給十九歲的我》Madam 由棄考警察到再考警察

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因為不尊重片中受訪女生意願,英華女學校與導演張婉婷堅持公開放映,因而受到猛烈批評。另一方面,片中受訪女生被跟拍多年,年輕時提及將來希望投身的職業,到放映時亦受公眾審視。其中,「Madam」曾表明想當警察,惟經歷2019年反送中運動,她擔心親友受壓,決定不做警察;但如今,她打算再次追夢,做一名警察,做一名好警察。

在《給十九歲的我》中叫「Madam」的羅曉淳,小時候從中國來港,跟家人講潮洲話,考上英華女學校。她日前接受《大城誌》訪問,談到應否重拾夢想、投考警察當中的掙扎。

在片中叫「Madam」,正因她志願是做警察,但10年過去,她成為中學老師教歷史和地理科,也負責學校升旗隊。當中轉折,2019年反送中運動佔很關鍵因素,「環境的壓力總會有,你知,(想做)警察,是很衝擊的。最初(《給十九歲的我》)上映,我都有不同意,當時還未能接受到被人赤裸裸地批判」。

2019年至今已超過3年,但防暴警、催淚彈等仍埋藏在港人腦海,「Madam」坦言曾經聽到「警察」這兩個字,或「阿sir」、「Madam」這些相關字眼,都會感到焦慮,本能反應是「熄電視」。家人問她還會否投考警察,她馬上表明不考、不要再提,「好似全世界都不喜歡、不支持這個職業,就只有她一人(想做警察)。」

不過《給十九歲的我》放映後,觀眾反應沒有如「Madam」預期般被罵,令她開始面對自己不敢面對的問題,現在她夠膽說「我會考警察」。

羅曉淳的思考模式是,「我都未試過,可能考完(警察)都畢唔到業呢?人哋都唔要我呢?試完之後,我做唔到想做的,又或者有嗰個傾向開始變所謂的黑警、做一啲衰警察時,嗰陣時放棄,我先覺得係最適合」。

訪問期間,「Madam」表示不評論現在的警察,但單以職業來說,她覺得警察是萬能的,走失貓、車禍、和鄰居吵架都找警察,打人或殺人都報警。「如果我做警察的決定,令到你失望,唔好意思。我未必接受你的言論,但都會尊重。」

新聞來源:大城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