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周三(10日)中午12時20分,31歲保守派政治明星、保守派青年活動組織「美國轉折點 Turning Point USA」聯合創辦人Charlie Kirk,在猶他州猶他谷大學(Utah Valley University)舉辦校園演講活動時,遭槍手狙擊身亡。
Charlie Kirk被視為年輕世代最具影響力的右翼意見領袖、亦曾是特朗普的選戰顧問之一,曾在2024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也是推動范斯(JD Vance)成為副總統候選人的關鍵人物。
特朗普下令全美降半旗悼念,亦會向Charlie Kirk追授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眾議院周三亦曾為其默哀。
副總統范斯、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帕特爾(Kash Patel)、國防部長Pete Hegseth等政府官員紛紛發聲哀悼。跨黨派政治人物包括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等都譴責政治暴力,為Kirk祈禱。
美國自2024年總統大選以來,政治暴力事件未曾止息:特朗普同年7月賓州造勢時被暗殺未遂,今年4月,賓州州長官邸遭縱火襲擊,6月更發生造成兩死兩傷的明尼蘇達州民主黨議員連環刺殺案,兇手闖入議員Melissa Hortman 家中刺殺她。
一直批評保守派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編輯部社論中亦強調,Charlie Kirk 改革當代保守派論述,即管不認同他的政治立場或辯論風格,但他在開放的大學校園中,嘗試討論政治議題時,卻被狙擊而死,震驚漸漸習慣兩極化政治、兩黨二元對立的美國民眾,亦違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誓死捍衛言論自由」」
社論深刻批評,美國以政治為名的暴力失控高漲,恐怖政治浪潮回流,每每非人化(dehumanise)與己見不同者,失去同理心及寬恕。
「他的死亡充滿政治原素,(政治)暴力亦與美國相對立」,象徵美國或重回政治暴力的年代,「必須反思我們的政治文化。」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Malcolm X 等人均被刺殺。
演講槍械暴力時被狙殺
是次猶他谷大學演講活動是「美國復興巡迴」(American Comeback Tour)的首站活動,該巡迴計劃訪問全美至少14間大學校園。
現場目擊者稱,Kirk當時在戶外進行辯論會「證明我錯了 Prove Me Wrong」,突然從約200碼(200 yards)外的校園建築物傳來槍響,Kirk頸部中彈,大量流血後倒地。

社交媒體流傳的現場影片顯示,槍響後Kirk用手捂住頸部,隨即癱軟倒下,現場學生驚慌逃散。
Kirk當時正在回答觀眾關於大規模槍擊和槍支暴力我問題。一名觀眾問他,過去10年有多少跨性別人士成為大規模槍手,Kirk回答「太多了」。當被追問美國過去10年總共有多少大規模槍手時,Kirk回答「幫派暴力算不算?」,他的頸部隨即中彈。
Kirk的安保團隊隨即將其送往醫院搶救,但最終搶救無效。有參與活動的人士稱,這場活動理應需要持有可掃描的票證才能入場,但實際上並不需要出示就能進入Kirk演講的戶外劇場,現場也沒有安裝任何金屬探測器。
FBI 稱已尋獲步槍兇器,亦有疑兇相片。猶他州公共安全廳長 Beau Mason 亦指,疑兇懷疑是大學生年紀,故難以被發現。
極具爭議保守右翼政治明星
Charlie Kirk出生於伊利諾州一個保守派中產家庭,雖然父母對政治並不熱衷,但他自中學起便積極參與地方選舉活動,並對歐巴馬(Barack Obama)時代盛行的進步價值論述抱持強烈質疑。
2012年,Kirk正就讀中學,他以「保守派少年」的姿態投書媒體,公開檢舉並批評校園教師與教材的自由派論述。
這些文章不僅被另類右翼媒體《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 Network)與其負責人班農(Steve Bannon)重點刊登推薦,也讓他登上《福斯新聞》(Fox News),最終與共和黨「茶黨運動」(Tea Party movement)建立聯繫,獲得踏入政治工作的契機。
同年5月,Kirk高中畢業後放棄升學,在保守派財團與共和黨政治人物支持下,創立專注於政治教育與青年參政的組織「美國轉折點」,致力於在高中和大學校園推廣保守主義政治理念。
他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被特朗普招攬進入選戰團隊,在政壇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大。
他又利用YouTube、Podcast等平台,以強烈的反自由派姿態塑造自己的公共形象,主張要把美國「帶回建國根基與基督教信仰」。
近年,更積極推動實體「線下辯論會」,並以「證明我錯了」為號召,在全美各大學校園展開公開對話活動,包括今次在猶他谷大學舉辦的校園演講活動。
他曾被批評以挑釁性方式,更不斷打斷他人辯論為風格,實際上並非真正倡導政治的討論及辯論,但無阻Kirk大受歡迎。
Kirk遇刺加劇「左右派文化戰爭」
Kirk遇刺後,美國政壇立刻出現了跨黨派的悼念與對政治暴力的譴責,像是共和黨的小布什(George W. Bush)、民主黨的歐巴馬都馬上發聲明,向Kirk的家人致意。
但在政治圈、新聞輿論與社群網路上,今次事件反而加劇了原本就分化的「左右派文化戰爭」。
例如在國會的默哀致意過程中,少部分共和黨與民主黨人就發生了爭執;社群網路上也出現大量的仇恨攻擊與針對Kirk本人、不恰當的迷因。
美國《MSNBC》新聞台的政治評論員Matthew Dowd,更因為在直播節目中質疑Kirk生前經常散播仇恨言論,「仇恨的想法會導致仇恨的言語,進而導致仇恨的行為」,暗示他是自食惡果,結果他的說法引發輿論撻伐而被電視台緊急開除。
新聞來源:《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Sky News、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