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CFHK)周三(10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香港研討會(Hong Kong Symposium),超過 50 名國會議員、政府官員、倡議者、學者等參與。
CFHK 主席、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James Cunningham)致開幕辭時表示,舉辦第三屆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關心香港人所受的苦難,同時亦是警醒嚮往自由的人。
「關注香港議題,不但是符合道德及正確的事,更是要讓中國承擔責任。」
共同提出《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Hong Kong Economic Trade Office Certification Act)的共和黨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及民主黨眾議員麥高文(Jim McGovern)希望法案可獲通過,批評經貿辦近年監視和平示威的人,行為與間諜無異。
他們再次促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下周會晤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時,需討論幫助黎智英獲釋。
同場曾任《蘋果日報》管理層的利世民指出,中共以法律作武器,打壓香港傳媒。但他寄語眾人,既然中共視任何事情為威脅,要「武器化」(weaponize)一切,大家則應「正常化」(normalize)一切,如常相信,如常生活。
合撰多份香港囚權及香港成為「國際規避制裁中心」的美籍律師 Samuel Bickett 更認為,當下的香港形同「雙面人」一樣,國際企業需要認清真相,評估在港營商的風險,促請美國政府制裁助長不法交易的香港銀行。
關心香港人苦難 促黎智英獲釋
CFHK 主席、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James Cunningham)致開幕辭時表示,舉辦第三屆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關心香港人所受的苦難,同時亦是警醒嚮往自由的人。
他批評中國作為受惠於自由世界的得益者,卻打算重塑世界秩序,威脅全球,行為諷刺;而香港在沒有自由、沒有法治的情況下,企圖重建亞洲都會的形象,亦屬可笑。
他認為,關注香港議題,不但是符合道德及正確的事,更是要讓中國承擔責任。
多位議員亦有發言,包括剛在 4 月再向國會共同提出《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Hong Kong Economic Trade Office Certification Act)的共和黨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及民主黨眾議員麥高文(Jim McGovern)。
史密斯直斥香港經貿辦監視和平示威的人,行為與間諜無異,他又促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下周會晤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時,討論幫助黎智英獲釋。
而麥高文則表示,黎智英年事已高,加上健康欠佳,更重要的是出版並非罪行,黎智英不應被囚,麥高文亦對獄中的政治犯予以敬重,認為他們是默默為香港的自由而戰的勇士。
法律武器化打壓自由 利世民:大家「正常化」一切
研討會上又有三場小組討論,其中在關於新聞自由的環節,曾任《蘋果日報》管理層的利世民指出,以法律作武器打壓實為中共對香港傳媒的最後殺著。
他回憶起 2003 年港府推動 23 條立法失敗後,中共改變策略,開始有「中間人」接觸並試圖影響包括他在內的傳媒高層,他又記得《蘋果日報》的電腦系統曾經被短暫入侵,導致員工私隱被洩,到後來更出現廣告封殺《蘋果日報》,中共對付新聞自由的打壓是步步進逼的。
他指出,中共視任何事情為威脅,香港亦然,美國亦然,分別是中共在香港訂立 23 條,而在美國則進行跨境鎮壓,他寄語大家如常相信,如常生活,即然中共要「武器化」(weaponize)一切,大家則「正常化」(normalize)一切。
香港成規避制裁天堂 講者籲企業評估風險
另一場關於金融地位的環節,曾在「反修例」期間入獄、現為港人在美發聲的律師 Samuel Bickett 指出,當下的香港就像「雙面人」一樣,一方面向國際金融機構灌輸美麗的說辭,一方面卻勾結俄羅斯等國家,成為逃避制裁的天堂。
而由於在香港,公司以更改名字等方法規避制裁的例子屢見不鮮,他促請美國政府制裁助長不法交易的香港銀行,哪怕只是最小型的銀行,亦足以令整個銀行業界確切執行制裁措施。
他又認為國際企業需要認清真相,評估在港營商的風險,例如中國對「國家機密」的定義含糊,經濟數據都有可能成為被入罪的理由。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