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奮不顧身在火災現場救學生的,除了王秀媚、周志齊兩位犧牲自己的教師外,還有譚加發這位偶然路過的行山人士。現在網上很多資料都把他的名字寫成「譚家發」,但翻查舊報紙(見附圖),他其實叫譚加發。
火災發生時,獨自行山的譚加發看到四名女學生自濃煙滾滾的小徑跑來,滿身火燒傷痕,相繼不支倒地。譚於是奮勇上前,多次來回險地,將她們背出火海。遺憾的是,其中兩人終究不治身亡。譚加發的義舉儘管得到社會各界頌揚,但事後他疑似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PTSD),竟在同年7月13日以火水淋身,自焚而亡,享年39歲。
關於譚先生的生平,所知不多。據舊報紙所述,1977年譚加發在加拿大考獲化學工程師返港,卻無法學以致用,轉任教師,其後又當上畫師,甚至做些低下層工作,無奈沒有一份工做得長,只好寄情於行山遠足。
譚加業在逝世前一年失業,但家人說他心情反見開朗。家人又向警方說,他自殺不是因為失業,而是五個多月來都無法消除當日「地獄山火」的恐懼心魔,加上所救的其中兩名學生不治,亦令他不安和恐懼,需要到醫院精神科接受治療,定期服藥。但5月開始,他抗拒藥物,不再覆診,結果在7月就走了。
當年記者訪問一位臨床心理學家,那專家說單純因救人引致內疚、繼而自殺的案例十分少有,估計死者可能潛伏一些不愉快的遠因,如失業,多項壓力累積起來,令人生變得灰暗。這個講法,我覺得有可能扭曲了譚先生的死因。
我翻查資料,發現世界各地許多經歷大災難的救援人員,常常有PTSD,最終走上絕路。如森林大火頻仍的加州,越來越多消防員或救援人員有嚴重 PTSD 及自毀傾向。光是2017年,全美國至少有117名消防員因此自殺。「消防員行為健康聯盟(Firefighter Behavioral Health Alliance)」的資料顯示,自1880年以來有1750名消防員自殺,其中95%發生在2000年至2022年間。
可見譚加發之死,很可能是因為山火慘象在腦海揮之不去,他又自責救人不遂,實在無需扯上他的失業背景。世間的好人往往是脆弱的,動不動就自責,甚至為了跟自己無關的事而內疚。不禁想起多年前聽葉漢良先生說過一句話:「壞人多數很長命,因為他們就算做盡壞事,都能夠心安理得,吃得睡得。」確實有理。或許,好人都要有點「壞」,才能一生平安。
謹以此文紀念譚加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