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博客 【政經刺針】中國能征服台灣...

【政經刺針】中國能征服台灣嗎?(一) – 林風

在回答之前,我們先要知道征服和破壞有著相當大的分別。中國當然能夠摧毀台灣,但並不代表能征服台灣,因為征服意指佔領整個島嶼。
借古鑑今,歷史上大部分依島而建的勢力都難以被征服,例如英格蘭或日本,而下文將深入探討台灣的情況會否與別不同。

台灣是天然堡壘而海峽是護城河

從地理位置,台灣本島和中國平均相隔著約100海里,最近亦相隔80海里。

另一方面,台灣多山的結構,超過9800英尺的高山多達258座,以及狹窄的沿海平地,令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天然堡壘,任何登島的士兵都將要面對從山上轟下來的重火力。台灣亦在日治時期開始建立地下通道和防空洞,在過去的數十年間,這些地下設施更經過相當鉅細的擴建及加固。

根據台灣政府的研究,現時適合解放軍作大型登陸作戰的海灘只有14個,當中有12個被歸類為「黃灘」,獲歸類為「紅灘」的只有2個。紅灘是被認為最適合進行登陸作戰的海灘,因為好的登陸海灘必須靠近適合空降的區域和港口。 大量的傘兵和直升機突擊部隊需要平坦開闊的空間降落,當空降區被佔領和修復加固,就可以陸續進行增援。而港口亦至關重要,因為要將重型設備和大量物資從運輸船上直接卸載到海灘是不切實際的,所以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能否通過空運或船運迅速補給物資和兵源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登陸地點和台北的距離也是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假如解放軍在南方登陸,就需要一路向北戰鬥以佔領台北。

然而,這些海灘附近儲存了約莫估計超過7000顆魚雷,當中過半能在14小時以內被佈置好。即使能通過第一關,緊隨其後還有海灘上的層層障礙,如繫泊網、蛤殼陷阱、木籠、鋼釘、沉沒的卡車集裝箱。 台灣軍方也準備好將裝有220磅TNT的油桶,混合汽油部署水下3至4英尺處,當中國登陸艇靠近時便將其引爆。台灣的海灘亦建有秘密水下管道作保護,這些管道能將易燃物泵入淺水區。當管道閥門打開,就會在淺灘上鋪滿一層厚厚的汽油膜,小小的砲彈和槍火都能將其點燃。

通過海灘登陸後,緊接在後是內陸低窪地帶,滿佈的水泥水溝、水塘、鹽田、沼澤和防風帶,
在戰事開始時將會迅速被灌滿水,以便台灣軍隊在後面建立反入侵的前線基地。戰鬥工程師能利用鐵絲網、鐵絲障礙物、釘條、地雷、反坦克障礙物和壕溝加固這些基地,此外加固物亦尚有竹釘、砍伐的樹木、卡車運輸集裝箱,甚至廢車。

台灣防空隊亦將守護中國傘兵或直升機可能會降落的著陸區。而炸藥專家亦會在主要設施如隧道、橋樑和港口安裝引爆裝置,確保這些設施不會落入解放軍手中,為他們的入侵提供便利。

大浪,多風和不可預測的特性,也令台灣海峽成為天然的護城河。一年中有97%的時間海峽的平均海浪都在4級和7級之間,單是4級海浪已有4到8英尺高,即意味著中國的登陸艦和軍艦不太可能以武器擊中目標,而7級海浪的高度更達20到30英尺,即使像驅逐艦這樣的大型軍艦,面對如此的巨浪也將舉步維艱。更何況台灣每年都會平均遇上6個颱風,有些年份更會高達9個颱風掃過。加上南北潮汐水位不同,不穩定的強流會進一步令台灣海峽的海面情況複雜化,有時更會造成高達5海里的強流。 故出於天氣因素,中國祇能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或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之間進行登陸作戰,而每次的機會只能維持一個月。

事實上,美國於1944年曾為進攻當時仍屬於日本的台灣本島,擬定一個名為「銅鑼計劃」(Operation Causeway),美國當時認為,面對日本10萬的防守軍力,將需要至少投入50萬兵力,並預計會造成15萬人員傷亡,戰事更可能長達3個月。

要入侵台灣,中國將至少需要先將20萬士兵作先頭部隊登陸台灣,他們亦需要在進入內陸之前在海邊建立一個海濱堡壘,而更重要是需在占領登陸區和港口的情況下,保證能有充足軍備補給和士兵的增援,之後亦需要運送多30萬士兵到台灣,單是從數字也能明白並非易事。

作者:林風

免責聲明:此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棱角》對所發佈的信息及意見,不予承擔任何責任。
投資涉及風險,讀者需小心衡量,投資前應適當地向獨立財務及專家尋求意見。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