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香港 外國干預聆訊上被問及趙錦榮...

外國干預聆訊上被問及趙錦榮作供指政府袖手旁觀 杜魯多:同意可做更多保護民主機制

-杜魯多指外國有試圖干預大選,選舉仍然是自由及公正的,是由加拿大人作出的選擇,但同意可以做得更多保護體制

-承認選舉時已知董晗鵬的初選有可能由中國干預的異常情況,但沒有充份理由取消董的資格

-他指媒體在報導由吹哨者洩露的情報資訊時,解讀未必正確

總理杜魯多周三(4月10日)在調查外國干預聯邦大選的公開聆訊上作供,成為首階段聆訊中最後一個登場的證人。他被問及前國會議員趙錦榮上周作供時,指於21年大選期間,被大量流傳於中文社交媒體上的虛假訊息攻擊、但聯邦政府設立的機制沒有提供協助時,他表示同意可以做得更多,包括需提高國民對虛假訊息的警覺,但2019年及2021年選舉結果仍然是公正的。在針對中國懷疑協助董晗鵬勝出初選一事上,他指獲悉情況後已要求跟進,但沒有足充份資訊及理由讓他取消董的候選人資格。

調查外國干預2019年及2021年選舉的調查委員會,周三傳召多名內閣部長,包括曾為民主體制部長的現任自由黨國會領袖Karina Gould、曾為公共安全部長的國防部長Bill Blair及現任公共安全部兼民主體制部長Dominic LeBlanc,而總理杜魯多則在他們作供後,成為最後一批坐上證人席的證人。而由於多方律師提出請求,主持聆訊的法官Hogue 批准情報安全局局長David Vigneault,於周五以視像方式再度作供。

因為近年不時在出席活動時遇上示威,總理出席聆訊的這天,聆訊的保安較過去兩周嚴格,傳媒及公眾人士,進入聆訊舉行的大樓時,都需耍由保安檢查隨身物品。在總理抵達前的午飯時間,所有人都被要求離開聆訊室。而最後杜魯多出入會場時,亦是由最接近證人座的門口出入,而非如其他官員一樣,從聆訊室正門出入。

在杜魯多作供的大約三小時中,首先由代表調查委員會的律師提問。他先交代於2019年大選前,因應美國及法國之前發生的外國干預情況,而採取的措施,包括成立由5名高級公務員組成的小組。這5人組在聆訊上,已多次被討論提及,他們被授權在出現對選舉有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採取包括向國民發出警示等各種措施,說明選舉正被外國干預。但5人組成員在早前出席聆訊時,強調要發出警示的門檻要求相當高。

在他們的作供中,設計此機制的Gould及她的繼任人LeBlanc亦多次指出,設下嚴格的門檻有其必要,因為在欠缺足夠證據下就去發出警示,公務員有機會被質疑在干擾選舉,構為不必要的影響及反效果。

不過,在之前的聆訊上,有關機制就被質疑沒有在2021年大選中,在針對保守黨、該黨前黨魁奧圖爾及最終連任失敗的國會議員趙錦榮的大量虛假訊息上發揮作用,奧圖爾認為該選舉中,有6至9席因此輸掉。

杜魯多指,他是在選舉後才得知相關情況,但他對情報單位最後的結論,即認為2019年及2021年兩場大選在自由及公平的情況下舉行的說法有信心。「選舉結果是加拿大的選擇。」

委員會律師引用前國會議員趙錦榮於上周出席聆訊時,提及被大量中文社交媒體上的虛假訊息攻擊的情況,引用他所指「正好像我在遇溺,但政府卻袖手旁觀,沒有幫助。而他們最多可以做的也只是提出警示,向遇溺者發訊息,告知你正在遇溺。遇溺者不需要你額外通知,我要你幫助。」

杜魯多回應指,他們自2015年執政起,開始大力建立各種防範外國干預機制,如應對來自本土或國外的虛假訊息,或影響離散社群的行為。但他同意政府仍有可做得更多,亦會繼續做更多工作,例如此聆訊就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議。「我們亦會努力令國民對民主體制保持信心。」他同意外國的確有試圖干預大選,因此有人會有不太好的感受。而他對所有來自離散社群的人面對原居國的壓力,願意踏前一步,表達對社區的意見,貢獻時間的人都表達敬意。

他亦強調,維護民主體制需要所有人,無論是選民或是候選人的持續警覺及努力,「國民要有批判思考,知道那些資料可信,那些是虛假訊息,有足夠的討論去作出選擇。」他指會繼續做好這部份的工作。

「只有當選民對體制有信心,可以通過真確的資訊作出深思熟慮的選擇及有信心可安全地表達意見及願意為社區貢獻,民主機制才能有效運作。」

總理的作供亦觸及大選出現過的異常狀況。委員會代表律師問及, 他是如何得知2019年董晗鵬於自由黨黨內提名勝出時,出現的巴士車隊載選民情況。杜魯多確認,他是在當年大選期間的一個周末,在等待飛機前往另一地點拉票時,在機場由政治助理提供的口頭報告中得知,情報單位懷疑投票的學生是由中國官員指使,當中或有人使用了偽造文件。

不過杜魯多指出,情報的內容不一定代表是已經獲證實,「在法律層面,情報及證據有分別」,而且他亦有向情報單位轉達,指以巴士載選民投票是正常的選舉行為,以他自己的選舉經驗為例,亦有老人中心會以自己的車輛載住客投票。故他當時要求情報單位及自由黨內部調查的是,究竟是否確認有外國干預。他向委員會確認,由於「沒有充份理由及資訊」達到要解除某經民主選舉選出的候選人資格所需的極高門檻,他最終聽取幕僚意見,沒有取消董晗鵬的候選人資格。

在有關董晗鵬的爭議,亦包括他是否有如環球新聞台的報導所指,要求中國延遲釋放被中國扣留多年的「兩名米高」。他向委員會確認有看過唯一一份詳細提及此事的情報,但其於國家安全風險,不能在聆訊上公開交代。但他強調,多間媒體去年起多次在報導吹哨者提供的情報時,解讀不一定正確。

在Blair作供時,他就直接否認一篇報導,指他拖延多時才批准情報部門監聽被指與中國關係密切的現任萬錦市副市長陳國治。「我用了幾小時就批准了。」他指

杜魯多的作供為時大約三小時。在過去兩周大部份時間都空盪盪的公眾席,難得出現公眾人士,當中有部份看來是杜魯多的幕僚,不時在他作供時點頭,但亦有部份旁聽者不時發出不滿他言論及表現的評論。委員會將於下月3日發表初步報告,下一階段有關政府內部應如何改善應對外國干預的聆訊,會在年底舉行。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