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討論到芯片的市場現象,有讀者提問:「為何台積電無法賺更多錢?」
首先,有個因果關係我們必須搞清楚:世界上只有少數生產芯片的工廠,例如台積電,究竟是因為這個行業難度很高?還是因為成本高但又不是特別賺錢,所以不是很多人願意投資,結果令到工廠的數目不多?
其實前日的文章,主要就是想讓大家重新了解,像半導體行業,雖然某些時候可以賺取豐富收益,然而大多數時候,賺錢能力一般;而當中提到可以賺取豐富收益的「特殊環境」,例如是微型電腦興起的 1980 、 1990 年代,Wintel 組合,是某程度上是歷史的偶然。
我也明白朋友為何對「台積電股價不及 NVIDIA 」的現象大惑不解。因為在我們深層的思維當中,認定了「困難的事情必然是賺錢的」。同樣道理,難入的大學課程,也一定是最賺錢的神科;這無疑是十分常見的思維方式,但絕對不是合符邏輯的思維。
如果極端地打個比喻:我不知有幾多人能做「手倒立跑馬拉松」,難度足夠高吧?那麼「手倒立跑馬拉松」能否賺大錢呢?賺錢與否,與困難度的因果關係又是什麼?我不是說沒有關係,但究竟甚麼是因,甚麼是果呢?
趁 DSE 放榜,不如今天打算以選擇科目進入大學為例嘗試解釋,為何狀元學生都選讀醫。選科,其實也是個投資的決定。讀醫又是否真的最賺錢?是因為醫科難入才最賺錢?還是因為做醫生最賺錢,所以最「叻」的學生才去讀醫?
醫科 vs 工程
每年中學文憑考試(DSE)放榜,傳媒都會例行公事地訪問「狀元」,而「狀元」也會例牌地說讀醫是為了服務人群、救人於危難。坊間也自然有些 Cynical 的人會說,讀醫賺錢多,然後便沒有然後。
但我想補充一點,即便你認為讀醫是最賺錢的,但根據我粗略蒐集得來的數據,各行各業賺錢最多的,並非醫生。我們應當分清「賺得最多」和「普遍來說賺得最多」這兩個概念。甚麼行業最賺錢?比如說演藝行業、體育明星,當中有人窮奢極侈,但也有人就只是窮,收入兩極化的情況,可能比社會平均更嚴重。
所謂狀元,其實都是保守和避免風險的人。他們選擇讀醫科,說穿了就是:「即使是這個行業中,你的表現只是一般,收入也會普遍地高於社會上的其他行業。」其實入醫科不用明明科科都拿 5**,偏偏這些就是乖學生,所以寧願做多一點,也不願意冒險。
我認為這樣的性格,確實適合成為醫生。有些專業就是需要這種思想謹慎,「唔怕一萬最怕萬一」的人;他們雖然很少會做出創新的事,但也不會犯大錯;可以說,他們選了醫科,醫科也選了他們。
順帶一提,若以平均收入計,現今美國最賺錢的學科是工程。道聽途說,許多醫科生花在學校讀書,以及在培訓、實習的時間,遠超於其他專業,很多人甚至要到50歲左右,才還清學債。所以,雖然有很多優秀的中學生,在讀本科的時候會仍然說他們會讀準醫科(Pre-med),但最終入醫學院的人其實並不多。
另外,工程和醫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只要你努力,那怕不是很有創意的人,一樣可以有不錯的事業;但正如以上所講,我們的社會確實需要大量謹慎勤奮的人。
但同時社會也要有創新的一面,要有人願意冒險,肯去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而工程的特點正在於,假如你是個喜歡創新且善於解決問題的人,工程可以給你提供實現理想的機會,相反如果你是喜歡守規矩的人,工程亦一樣有空間讓你發揮。
所以,從學生選擇讀甚麼,也可以反映出美國和香港社會文化差異;見到有朋友感嘆香港的教育制度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和冒險精神的人,這一點我是十分認同的。
投資者 vs 投機者
回到今天的主題,假如今天可以讓大家釐清一個概念,那就是困難的事和是否能賺錢,可以是完全沒有關係,應該分開看待。
有很多人想當然地覺得,台積電是因為門檻高,所以應該很賺錢,但這其實是個典型的思考陷阱。就正如大家直覺認為,入醫科很難,所以醫生一定賺很多錢。
我甚至乎可以大膽講,台積電也好,NVIDIA 也好,當然想讓外界覺得,他們是獨一無二,別人莫講是模仿,那怕是要有基本條件去跟他們競爭也不容易。但試問那一間公司會讓人覺得自己是很易模仿,任何人都做得到?
但自從美國 2022 件推出所謂的晶片法案之後,明顯見到台積電的股價對比 NVIDIA ,表現明顯落後了很多。簡單講,未來幾年,美國將會有資金投入製造芯片的工廠;雖說目前芯片供應不足,可能會維持一段日子,但這是只周期性的現象,而不是結構現象。當工廠多了,競爭大了,對台積電不會是好事。然而對 NVIDIA 那卻可能是好事,畢竟選擇多了,成本也應該更低。請記住,股價反映未來;不用等到廠房投產,從股價走勢的分歧,就已經可以預見到未來的市場環境。
假如勉強地用「醫生 vs 工程師」作比喻,我會說台積電這種公司,就像DSE 狀元醫生,而 NVIDIA 更像那些有創意的工程師;前者只是希望穩陣地賺取比別人更多的錢,後者則像過山車那樣,更多跌宕起伏。
有人可能會先入為主地想:「賺錢嘅嘢,就梗係悶聲發大財喇!」但不要忘記,在另一邊廂亦有人會相信,一生人可以賺大錢的機會不多,可能就只有幾次時機,錯失了一次,可能要等十年、廿年,所以他們只要一見到機會,就狠狠下注,而且是一注獨贏,義無反顧。
以上兩種觀點,也是投資和投機的分別。投資計算成本、收入和回報率,是「收租佬」的心態。投機者經常不計成本,不理會目前,心目中只見到最終的理想。投資者是很現實的,投機者卻要有點天真;兩種人幾乎可以說是南轅北轍,風馬牛不相及。投資者和投機者,甚至是對立的;當投機者見到投資者坐享其成,就會想如何在這一池死水,興風作浪。
社會,不可能全是投資者,也不可以全是投機者。假如人人都是投機者,個個到一心去做拓荒,最終恐怕連社會最基本需要都沒有人打理。但假如全部人都走去做收租佬,社會亦不會進步;即是,假如所有的人都選擇「穩陣地賺取比別人更多的錢」,社會漸漸會出現一種保守的「尋租文化」。
尋租文化又是甚麼呢?現今社會表面上看不起尋租者,很多人在心底裡,卻偏偏想成為當中的一份子。社會對尋租者,最主要指控有三個:一,壓縮成本;二, 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三,賺到盡。但有一點必須搞釐清,壟斷市場也不一定等於有能力去做以上所講的三件事;兩者是有分別的。我甚至乎會覺得,連自己也有點濫用「尋租」這個詞。以上這些問題,來日再談。
話說回來,那怕是最簡單的收租,也不等於沒有完全風險。假如你用 4% 借錢來買一個有 4.5% 回報的收租物業,你一樣面對風險,例如物業租不出去,又或者租客不交租等。換個角度看,任何社會都無法完全消除所有的風險;所以每個社會都需要有人願意冒險,資本主義的真正意義在於:「有些人願意犧牲目前的享受,換取未來更大的收入。」
未來,是充滿未知的,所以資本主義一定有人會輸錢。記得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我聽過一句話:「不會輸錢的資本主義,就像沒有原罪的基督教一樣,都是假的。」
資本主義的不確定性;有人視為缺點,但正面看其實也可以是優點。如半導體行業周期現象,由市場環境轉變開始,最先是有一、兩家企業願意放手一搏,又或者剛好「食正條水」,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這些先行者賺取到不尋常地多的利潤,他們會吸引更多資金,讓產能擴張。但是當每家企業都投入資本,結果整個行業就出現產能過剩;然後就是價格競爭,利潤消散,有些企業甚至因此而倒閉,有些人會失業,有些投資血本無歸,有些借貸變成壞帳,有些銀行或會出現危機。但不少消費者卻可以用更低的代價,享受到從前只有少數人才負擔得起的產品和服務。自從資訊科技革命,很多消費者享用到的服務幾乎是免費的,假如馬克斯時光旅行到今日的美國,他會肯定地說,資訊科技革命,就是在實現共產主義理想。
理性思維與慣性思維
由於資本主義的不確定性,所以社會裡,必然有投機者。投機者,有人覺得他們只是憑運氣,但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投機者不可能等到收集所有資訊之後才作出決定,因為到所有事情都一清二楚,時機已失。投機者必須在限的資訊條件下作決定;而在旁人眼中,這些決定往往是不可理喻。
講到這裡,其實已經進入哲學範疇。究竟甚麼是理性?是否經過深思熟慮才算理性?有些人的確是這樣去理解。這也是為何有很多人認為,經濟學是空中樓閣,就是因為他們認為經濟學假設了人是理性的,而人卻不是理性的。
對不起,理性不一定等於深思熟慮,更加不等於是完全合符邏輯。理性的假設只不過是:「每個人會視乎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去作出選擇。」
理性,也不代表了解一切而掌握所有資訊。相反,學會如何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做出決定,這也是一種理性。
究竟理性的人會選擇追求穩定,還是追求理想?還是兩者根本沒有必然的矛盾?有人相信悶聲發大財,他們覺得那些想冒險改變世界的人,是不切實際,是「非理性」的。另一邊廂,有些人見到機會,他們也會覺得不願意冒險的人,是「非理性」的。
以上的兩個例子,都是誤解了理性。事實上,不論是投資者抑或投機者,大多數都只是憑直覺,他們往往都是先有了決定,事後才穿鑿附會,找個理由解釋自己的行為。正如那些選擇讀醫科的 DSE 狀元,你問他們為甚麼讀醫,他們的解釋卻又是千遍一律的「行貨」。
說穿了,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依賴慣性思維,但這仍然不代表人是非理性。
人,總不可能將每件事都拆解到最基本,然後逐步推理,甚至乎推理的過程,亦其實有很多既定的方法,這些一切都是某程度的慣性思維。現代社會透過教育去灌輸這些慣性思維,節省了很多腦袋的運算能力,所謂社會精英理論上就是純熟地掌握了這些慣性思維的好學生。社會也將他們放置在機器中,擔當比其他人更重要的角色;而這種精英的慣性思維方式,反而普遍地被定義為理性。
順帶一提,我有不少朋友眼中的理性,就是做專業人士,每個月不論公司賺蝕,薪水袋袋平安,累積投機的本錢;當每個月都有穩定收入,他們才有條件去買樓、買股票以小博大。
反過來說,也有人認為,雖然資本家每個月出糧給你,承擔風險,但他們往往才是真正賺大錢的人;有趣是,而這些資本家在投資過程,往往著眼於資金成本和現金流,他們很少會想一注獨贏十倍八倍。
以上專業人士和資本家的觀點,彷彿完全對立,但其實一樣理性。兩種人、兩種心態,其實總是在某種均衡的狀態中。我甚至認為根本不應該如此簡單地二元對立去想問題;人絕對可以追求穩定的投資回報,亦同時是理想主義投機者。事實上,經濟學教曉我們,分散資產是平衡回報和風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所以,各位同學,要是你不是甚麼狀元,不是讀醫科的材料,不打緊;要記得是路有很多條,你也不會亦不應只行一條路。事實上,我認識的醫生,很多都會買股票買樓,賣股票賣樓給他們,一樣很賺錢的。
最後,有興趣重溫昨天分享的朋友,以下是文章和 Podcast 的連結:
芯片經濟學為甚麼高回報的投資必然是高風險?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講了些甚麼?神奇國度自主研發芯片的大計,又在甚麼地方出了致命的錯誤?
作者:利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