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中國 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M...

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MI5 稱有能力保障大使館地下光纖不被竊聽  人權組織聯署憂《每日電訊報》被親中資本收購

英國軍情五處(MI5)官員向國會議員報告,指其有能力保障中國新大使館的竊聽及安全風險。
《The i Paper 》從知情人士得悉,MI5 情報官員已向包括英國下議院議長賀立紳(Lindsay Hoyle)等多名議員作情報報告,提到最直接保障地下光纖網絡不被竊聽的方法,是將通過選址附近的通訊全部加密,令中方即使嘗試攻擊也無法解密。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在周一(11日)罕有搬出雙方都想在各自的首都興建新的大使館講法,指雙方「為外交館舍建設提供支持和便利是東道國的國際義務。」
英國駐北京大使館目前嚴重失修,過去七年一直就翻新問題膠著。報道指。中方只會在中國駐倫敦新大使館獲批後,才會容許英方大規模裝修。
而就大使館問題多次作報道的《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和《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近日有訪問被香港警方國安處通緝的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傳訊及傳媒初級經理張晞晴,談及為何在英港人「都懼怕中國超級大使館。」
但這份被視為英國保守黨「黨報」的報紙,現時正考慮出售予被指立場親中者牽頭的財團。
多個關注香港及中國人權組織,包括CFHK、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無國界記者(RSF),曾揭露中國海外警署的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等,均聯署要求文化傳媒及體育大臣藍麗珊(Lisa Nandy)三思。
MI5 稱有能力保障大使館地下光纖不被竊聽 

一位前任安全官員跟《The i Paper》分析,MI5 的方法仍需數百萬英鎊成本,亦需要英國通信情報機構(GCHQ)下屬國家網路安全中心協助;而 MI5 的主調是,使館計畫獲得批准與否,間諜活動總會存在,敵對國家仍會試圖竊聽。

報道又指。中方只會在中國駐倫敦新大使館獲批後,才會容許英方大規模裝修。

英國外交部消息提到,駐京大使館沒有足夠的安全保密房間,讓官員放心交談。

前皇家鑄幣廠居民組織直指報道令人震驚,指居民仰賴英國政府及情報機關保護暴露在各種安全風險的居民,質疑英國政府曾向 MI5 施壓,令其如倫敦警察一樣立場急轉彎。

人權組織聯署憂《每日電訊報》被親中資本收購

而就大使館問題多次作報道的《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和《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近日有訪問被香港警方國安處通緝的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傳訊及傳媒初級經理張晞晴,談及為何在英港人「都懼怕中國超級大使館。」

但這份被視為英國保守黨「黨報」的報紙,現時正考慮出售予被指立場親中者牽頭的財團。

多個關注香港及中國人權組織,包括CFHK、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無國界記者(RSF),曾揭露中國海外警署的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等,都聯署要求文化傳媒及體育大臣藍麗珊(Lisa Nandy)三思。

上月底英國上議院表決容許外國人持有英國報紙的 15% 股權,並容許外國政府持有英國報紙,正是為容許美國投資公司 RedBird Capital 及阿聯酋國企,媒體投資機構 IMI 收購《每日電訊報》母公司及其全球發行體系。

當時香港監察贊助人,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Alton of Liverpool)大力批評:「民主不在雷聲中死亡,而是在耳語中逝去。當我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服自己這裏賣 15%、那裏再賣 15% 沒有問題,民主就會消亡。當影響一份報章變成收購它、當我們不再有勇氣維護新聞自由,民主就會死亡。」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行政總裁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曾撰文指 RedBird 主席 John Thornton 立場極之親中:他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國際諮詢委員會成員,曾在多個與中共有關的機構擔任高層,又曾擔任「絲路金融有限公司」(Silk Road Finance Corporation)主席。

Thornton 曾讚揚習近平是「適當的人、適當的地方、適當的時間領導中國」,2021 年甚至獲邀到新疆參觀;2023 年,他又鼓勵中國進入英語媒體體系,重塑國際觀感,講好自己故事。

新聞來源:《The i Paper》、《Index on Censorship》、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