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加拿大/北美 棱角拆局|大選辯論反映的美...

棱角拆局|大選辯論反映的美國政治困局

9月10日(周二),本屆美國總統大選的首場正式候選人辯論在東岸費城的國家憲法中心登場。這是民主黨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賀錦麗與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各自獲得黨內提名後,首度正面交鋒,並在台上唇槍舌劍了近兩個小時。按照「前特朗普時代」的美國政治傳統,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般會舉行三場辯論,而且一般早早就確定了日期;然而目前特朗普已明確拒絕參與第二場辯論,意味着周二的那場很有可能是本屆唯一的正式總統候選人辯論。

特朗普拒絕再辯的理由是他已「勝出辯論」,並指賀錦麗想有第二場辯論是因為「她輸了」。然而,據大型民調機構YouGov在辯論結束後至11日(周三),訪問了超過一萬一千名美國選民所得到的結果,有54%受訪者認為賀錦麗於辯論中勝出,而認為特朗普勝出的只有31%。在無黨派傾向的獨立選民中,有53%人認為賀錦麗勝出,認為特朗普勝出的只有25%。

有46%的受訪選民認為賀錦麗闡述了一個更清晰的執政計劃,認為特朗普更清晰的只有32%。而假如單看獨立選民,這組數字則為40比28,依然是賀錦麗更優勝。至於在說謊和誇大陳述方面,33%受訪者認為賀錦麗說了更多謊言,48%人則認為是特朗普。同樣有48%獨立選民認為特朗普說謊更多,認為是賀錦麗的則只有28%。

以上的幾組數字表明,不論是整體美國選民、還是無黨派獨立選民,均更傾向於賀錦麗勝出了首場辯論。當然勝出辯論不等於贏了大選,但毫無疑問賀錦麗在是次辯論中的獲益要大於特朗普,至少在有機會懸而未決的中間選民眼中,賀錦麗的表現明顯更佳。

而兩大黨基本盤的傾向差距也在民調中一覽無遺,例如有90%民主黨選民認為賀錦麗勝出辯論,持同一觀點的共和黨選民只有14%;76%民主黨選民認為特朗普於辯論中說謊較多,而64%的共和黨選民則認為是賀錦麗說謊更多。值得留意的是,從趨勢上看,獨立選民對辯論大體看法與民主黨選民較為接近(認為賀錦麗表現較佳、特朗普更多謊言),而與共和黨選民差距較大。至於兩黨各自的支持者對辯論的觀感則明顯南轅北轍,中間彷彿隔了一道牆。

這也反映在兩位候選人的辯論過程上,在近兩個小時的唇槍舌劍中,兩人基本上沒有同意過任何一件事,這點與美國以往的總統辯論十分不同。在「前特朗普時代」,兩黨候選人縱然也是針鋒相對,但至少可以在某些事情上有基本共識,而爭論點更多會是在「我的方法更好」、「你的想法有缺陷」這一層次上,縱然雙方政見不合,亦總會存在一些交匯點。

但這套舊傳統顯然在2016年特朗普參選後就逐漸發生了改變。雖然美國社會撕裂、兩黨矛盾日益激化有其深層次原因,並不能單怪在他頭上,甚至乎他的崛起也只是深層次問題的徵狀之一,但說特朗普本人對撕裂激化有推波助瀾的功效,則絕不為過。其中最關鍵的是他屢屢歪曲基本事實的習慣,令其反對者完全沒法與其有效溝通,而他卻成功地在其支持者中塑造了一個完全相信他那套說辭的平行時空,令兩派之間再難找到一些可以有共識的交匯點。

例如在辯論中,特朗普再度強調了自己「沒有輸掉2020年總統大選」、在墮胎議題上謊稱「民主黨人支持殺害已出生的嬰兒」、在非法移民問題上散佈已被證偽的「非法移民捕食寵物貓狗」假消息等等,惹來兩名主持辯論的記者要多次即時澄清。然而這些完全經不起基本驗證的謬論,卻被其鐵桿粉絲視為「事實」;當特朗普陣營仍堅信過去四年的拜登政府是「非法奪權」上台,試問其反對者能如何與其尋求共識?當特朗普仍堅持其在圖謀推翻選舉結果的國會騷亂中「沒有責任」,民主黨人也只能合理地視他為對民主的威脅,兩派又何來可以有交匯的空間?

正是這樣對基本客觀事實也缺乏共識,造成了兩黨完全沒辦法就各項議題作出理性討論,而特朗普和賀錦麗的辯論亦十分真確地反映了這個狀況。缺乏有意義的對話、高度撕裂,是美國政治當下面對的困局,而沒有理性討論的民主政體、議會政治可以如何運作?舉步維艱、政爭不斷,過去數年屢見不鮮。

毫無疑問,在否定事實這個問題上,特朗普領導下的共和黨要比其對手嚴重得多。然而共和黨的「另類事實」平行時空,以及其所造成的理性討論缺失,亦反過來令民主黨人更易留在同溫層,從而忽視其自身的問題。由於特朗普確有威脅民主選舉的往績,不少民主黨人均將這場選戰視為「民主保衛戰」;然而若候選人單純以「反特朗普」為賣點,卻也很易造成對一些實質政策議題的忽視。

尤其是部份中間選民或是左翼的進步派選民,可能對民主黨的一些政策有所不滿,但在另一方是特朗普的情況下也只能選擇支持民主黨,而民主黨也因此失去了被挑戰及檢討的機會,這對促進進步而言並非好事。而當民主黨失去了修正問題的機會,也會反過來刺激對其失望者轉投共和黨陣營,但當下的共和黨陣營卻未有擺脫特朗普所構建的平行時空的趨勢。兩相作用下,兩黨均會在缺乏來自對方的良性競爭下陷入惡性循環,更趨對立、更無共識,那麼美國高度撕裂的政治困局,就可能會更趨惡化、無日無之。這對自由世界而言,並非好事,軍援烏克蘭受阻一事,便是例子。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