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周五(27日)凌晨逝世,終年68歲。李克強今年三月卸任,據報到上海休息後突然因心臟病發離世。疫情期間至今,從政策實施到描述國家經濟發展,李克強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發言及作風出現多次明顯角力,加上習近平上任後加強集權,安插親信以逐步削弱李克強於黨內的權力,其死訊引起外界揣測。
李克強於2013年接替溫家寶出任國務院總理,曾被國內、外公認做事為作風較貼近民情及溫和的共產黨高層。他同時是前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愛將,胡錦濤亦曾稱胡為「接班人」,擁有法律學及經濟學背景。同年,習近平高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及軍委主席,為鞏固一人獨裁政權,習其後成立了「中央各項小組」,安插親信劉鶴擔任多項原為國務院的工作,削弱李克強於黨內的權力。
疫情期間,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以顯示國家的防疫調控能力,不惜大灑金錢在全國多地實施封城、檢測站、村民被強制隔離等。相反,時任總理李克強曾多次對外警告,疫情會帶來經濟危機,李克強指不能讓疫情影響夏季的小麥收割,「如果轄區內糧食產量不穩定,將追究地方官員責任。」更曾傳出李克強有意推動「終止動態清零」,當時令地方政府對中央政策無所適從。
習近平在多次大會上曾強調中央的「脫貧」政策取得重大成就,助中國人農民及低收入人士脫貧,造就百姓的「小康夢」。2020年,李克強卻在「兩會」記者會上直言,中國當前尚有至少6億人口,每個月收入只有約1000元人民幣,引起各界則目及網上討論。
疫情後中國的失業率一直上升,早前中國甚至宣布停止發布青年失業率。為鼓勵攤商發展,提升就業機會,減少因疫情而造成的經濟衝擊。李克強提出「地攤經濟」政策,「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政策上場後不足兩周,多份官媒先後刊登評論質疑成效,被指與習近平提出的「中國標準2035」,高科技發展方針截然不同,最終「地攤經濟」被緊急煞停。
在去年的「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今年是本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也是他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他形容中國受國際形勢及內部矛盾影響,加上疫情為經濟帶來的嚴重衝擊,「我們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行不避險,盡了最大努力」。
李克強在今年3月卸任總理,他向國務院辦公廳人員發表告別講話時指,「人在幹,天在看,蒼天有眼」,片段在他死訊公布後再次瘋傳,網民認為是「意有所指」。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