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專欄作家被《明報》終止合作,一直關注香港社會運動及台港議題的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何明修上周一(1日)在其社交平台表示,在《明報》撰寫了超過5年的專欄被終止,他在帖文附載了《明報》告知專欄被終止的電郵截圖,「這幾年台港兩地都經歷了不少事,很多都是一開始未能預見的。」他亦有交代原因及感想,「出賣良知與靈魂、共謀合流者之作為,就留給歷史評論。」《明報》前編輯呂晞頌亦有留言回應。
根據何明修上載的電郵截圖,《明報》簡單代會終止專欄,及最後一篇的交稿日期。「這幾年台港兩地都經歷了不少事,很多都是一開始時未能預見,謝謝你一路包容和體諒。請多多保重。」
何明修教授以「香港明報,就此告別!」作帖文開頭表示,《明報》編輯宣稱是反台獨,不會在台灣的中央政府機構上加括號(「行政院」),或是將「國立台灣大學」寫成為「台灣大學」。他表示,自2018年開始為《明報》寫專欄,有一次要求他將「黨國體制」加上掛號,他默默接受。
對於《明報》突然提出終止合作,他認為與早前一篇以《台灣獨立書店的多元化》為題的文章有關,他指責《明報》在沒有告知他的情況下,硬將標題改為「獨立書店在台經營」,「反正就是看到前面那四個字,就嚇到魂飛魄散,彷彿碰觸到了國安法的禁忌。」
曾為何明修教授刊登多篇文章的《明報》前編輯呂晞頌在帖文下回應,指因報章排版問題,便抽出「獨立書店」四字作視覺元素。呂晞頌對沒有事前告訴表示抱歉,指慣常擬定標題是編輯工作,但忽略了何明修教授有其他思慮。
何明修表示,「香港國安法下的處境困境眾所周知,媒體工作首當其衝。有心者在可能的範圍內,儘力協助,就算無力抵抗,他人也多所諒解,不致於強求;至於出賣良知與靈魂、共謀合流者之作為,就留給歷史評論。」他最後寄語,「這五年多來,香港變了,台灣變了,世界也變了,我們都是同一批的時空過客,只是會前往不同的方向。」
何明修曾在台灣國立大學開設「反送中」、「兩傘運動」的課堂及講座。在過去5年多來,他在《明報》發布了50篇文章,內容包括台灣太陽花學運、#metoo事件、性少眾議題、宗教等。他在《明報》的最後一篇文章《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幕後故事》已於11月27日刊登。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