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中國願意跟美國進行貿易談判,前提是特朗普展現尊重,並且希望在同意談判之前,看到特朗普政府先採取若干措施,包括控制內閣成員的貶損言論,以及願意解決中國對美國制裁和台灣問題的擔憂。
特朗普需管控內閣成員言論
知情人士表示,儘管特朗普在公開場合對習近平的言論較為溫和,其他官員卻較為強硬,令中國對美方立場感到不確定。北京官員認為,無論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情況如何,他對政府擁有巨大的控制權,故當美國官員發表尖銳言論而他未予否認時,等同默認這些立場。
希望任命一位談判聯絡人
報道指出,北京任命一位談判聯絡人,並能協助準備一份特朗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時可以簽署的協議。不過任何會談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在尊重的基礎上進行。
此前,特朗普再次呼籲中國主動拋出橄欖枝,為解決中美貿易戰創造談判條件。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宣讀特朗普的聲明時指出,「球在中國那邊,應由中國與我們達成協議,我們不需要跟他們達成協議。(The ball is in China’s court: China needs to make a deal with us, we don’t have to make a deal with them.)」發言人又指,中國需要美國的資金。
倫敦Pantheon Macroeconomics高級中國經濟師林浩波(Kelvin Lam)向《棱角》表示,中國不太可能在公開場合示弱,習近平作為國家領導人,而且有中美貿易戰的「歷史包袱」,使中國對外姿態強硬,不過中方很願意派出官員談判,嘗試換取國家利益不受美國關稅影響,例如在抖音、台灣議題上與美國取得共識。
新聞來源:《彭博》、《路透社》、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