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印太地區勢力持續擴張,且「軟硬兼施」。中、菲兩方海警船不單在受在菲律賓爭議水域時有衝突,中國還被揭發以大外宣試圖「講好中國故事」之餘,透過當地一間中資市場行銷公司培養「網絡打手」,試圖塑造親中輿論風向、利用假消息攻擊菲律賓政府及其政策,並挑撥馬尼拉與美國的安全聯盟關係等,嘗試執行認知作戰及隱藏影響力行動(Covert Influence Operation)。
《路透社》深入調查發現,這間在 2018 年成立的中資市場行銷公司 InfinitUs Marketing Solutions(下稱:InfinitUs),收受駐馬尼拉大使館資金負責在當地「唱紅抹黑」。
該公司在 Facebook 開設了大量假帳戶及「買 like」,一邊協助中國駐菲大使館「唱紅」提升形象,在 YouTube、Tiktok 等平台開設宣揚中華文化的影音媒體「Ni Hao Manila」;另一邊則偽裝成親北京菲律賓人的帳戶攻擊美國、利用假消息抹黑菲律賓內政、辱罵一位議員,且詆毀美菲聯盟和西方製造的新冠疫苗。
《路透社》形容,InfinitUs 的行為超出了「親華宣傳範圍」。
OpenAI 在十月份公共威脅報告中亦指出,有用戶以英文生成社交帖文批評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的帖文,並傳播小馬可斯的 AI Deepfake(深度偽造)片段,接近「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ASPI)研究指稱,由中國主導並針對菲律賓的垃圾偽裝(Spamouflage)行動。
早於今年 4 月,菲律賓參議院特別委員會已聚焦 InfinitUs 的行為,時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 Francis Tolentino 展示出 InfinitUs 與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館的服務協議(Service Agreement),當中提到 InfinitUs 作為服務提供者的「網絡打手」在整體議題管理專案的有效性中,扮演著重要角色(the provider’s dedicated keyboard warrior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the issue management project)。
Tolentino 還展示了 InfinitUs 去年 11 月發布的社交媒體議題管理報告,當中標題明確寫到「Social Media Army」(網軍)字樣,擁有 300 個 Facebook 帳戶及 30 個 Twitter(現稱為 X)帳戶,而這些「網軍」帳戶合計逾 6 萬名朋友或追蹤者。
這份報告還揭露出 InfinitUs 的 KPI,當中包括「解釋美國在菲律賓部署飛彈系統的弊端」、「散播現任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政權的危險性及其獨裁家族的歷史」、「在國會議員 Robert Ace Barbers 的 Facebook 用負評洗版,因為他在南海問題上發表了對中國的負面言論」等。
《路透社》提到,這些假帳號還轉載親中菲律賓人的社交媒體帖文,當中包括在中國國際關係博士畢業、由大使館合辦「促進菲中了解獎」得獎者之一的 Rommel Banlaoi。值得一提是,他於 2022 年曾被提名為菲律賓國家安全副顧問,但遭安全官員否決。
中國外交部回覆《路透社》指北京不干涉別國內政,而 InfinitUs 亦在今年 5 月在 Facebook 發布聲明,指有關此類合約子虛烏有,「堅決否認與中國大使館或任何外國政府簽訂任何涉及網軍、虛假資訊戶非法網絡獲得的協議」。
Facebook 及 Tiktok 接獲路透社的通報後,分別將有關違反政策及假帳戶移除。
ASPI 中國調查負責人貝書穎(Bethany Allen-Ebrahimian)指,InfinitUs 開設假帳戶做網絡打手的行為符合中國的對外影響力策略。報道進一步分析,指中、菲關係自現任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 2022 年上任後,由過往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親中路線,改為加強與美國的安全關係,中國在當地政治的影響力固然受挫。此外,中、菲兩國就領土爭議中也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中方經常干擾菲律賓船隻在其專屬經濟區作業,甚至採用暴力手段,更加劇了當地人對中國的反感;中方為了「挽回形象」,於是聘用 InfinitUs 公關行銷。
美前國防官員:中國砸錢大外宣 美缺政策對應
而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 7 日舉行的聽證會上,亦關注中國的資訊戰及試圖改變印太地區的情況。美國前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馬拉松倡議(The Marathon Initiative)負責人 Ely Ratner 提到,中國政府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進行大外宣及海外影響力操作,但美國在此領域的政策幾乎不存在。
他認為美國應配備足夠的裝備和資源,以便在資訊領域與中國競爭,且應該主動揭露、記錄和公開中國的非法和脅迫性活動,以威懾其惡意行為和削弱中國行動的有效性,加強夥伴政府的抵抗決心。
美國史丹福大學戈爾迪之結國家安全創新中心(Gordian Knot Center)「海光計畫」執行主任、前美國空軍上校 Raymond Powell 則指,中國灰色地帶(Grey Zone)行動成功利用美國國家安全官僚體系的漏洞,北京透過表面上的平民手段建立存在感,然後透過其海上民兵和海警升級事態,並以軍事力量為後盾,同時維持一個和平崛起的中國受到當地挑釁迫害的假象。
他指美國迫切需要一個全面的國家級反 ICAD 策略(非法 Illegal、脅迫 Coercive、侵略 Aggressive 及欺騙 Deceptive),將「強勢透明」作為核心工具,主動收集並迅速發布證據,協調外交、資訊、經濟、法律、網絡和安全工具來應對這一挑戰。
新聞來源:Reuters、ANC 24/7、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