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境電商平台 SHEIN 近日在法國陷入多重爭議。該品牌在巴黎開設全球首間實體門市之際,排隊人潮與抗議標語竟同時出現在街頭。
從被揭發販售「童顏性愛娃娃」、違禁武器,到被指供應鏈涉及強迫勞動、產品安全堪憂,這家中國電商的「低價神話」正被法國社會質疑:便宜的背後,究竟是效率,還是代價?

全球首間實體門市巴黎開幕 民眾排隊搶購
儘管醜聞纏身,SHEIN 仍於巴黎瑪萊區(Le Marais)BHV 百貨公司開設其全球首間實體門市。開幕當天,門外排起長龍,不少消費者前來搶購。
中央社引述一名到場買衫的顧客指出,「我會不把道德和商業混為一談,這不會妨礙我買(SHEIN的商品),尤其大家都在買」,並補充買衣服最重要的條件是性價比,在全球化時代,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購買力下滑,消費者不得不選擇價格較低的商品,因此他相信SHEIN 實體店可以在巴黎生存下來。

抗議聲浪:批評「強迫勞動、危害兒童」
抗議者高舉「SHEIN 可恥」、「拒絕強迫勞動」、「保護兒童」等標語,譴責該品牌的供應鏈涉及中國強迫勞動問題,並呼籲民眾杯葛其產品。
部分抗議者進入店內叫喊口號,甚至噴灑臭味噴霧以干擾開幕儀式,最終被保安人員驅離現場。
法國媒體揭露,其網站上出現外觀近似兒童的「童顏性愛娃娃」,被指涉嫌向未成年人散布暴力或色情信息。事件已移交至法國未成年人事務辦公室進行調查。
同時,法國財政部亦在 SHEIN 平台發現多項 A 類違禁武器(包括軍用槍械與刀具),政府勒令其暫停部分線上業務,直至平台完成整頓並符合法規。SHEIN 回應指,已立即下架相關商品並封鎖涉事賣家。
根據法國法規,透過電子通訊網路傳播兒童色情製品,則最高判監七年和罰款10萬歐元。

老佛爺百貨(Galeries Lafayette)切割關係
SHEIN 進駐的 BHV 百貨,隸屬於 Société des Grands Magasins(SGM) 集團經營,而該集團同時亦經營多家以老佛爺百貨(Galeries Lafayette)名義運作的門市。
在 SHEIN 宣布合作前,老佛爺百貨總公司即發表聲明反對,指出 SHEIN 的營運模式與其核心價值相違背,堅決拒絕品牌進駐。
隨後,因雙方「經營策略分歧」,老佛爺百貨與 SGM 於週二(4日) 共同宣布終止合作關係。
兩公司在聯合聲明中指出,將結束自 2021 年起的加盟協議,涉及的七家門市分別位於:
昂熱(Angers)、第戎(Dijon)、格勒諾布爾(Grenoble)、勒芒(Le Mans)、利摩日(Limoges)、奧爾良(Orléans)與蘭斯(Reims)。未來這些店舖將更換名稱並脫離老佛爺百貨品牌體系。

SHEIN 在法國為何引發抵制?
(一)政府高層批評:廉價商品衝擊本地經濟
法國城市和住房部長 Vincent Jeanbrun 亦於周三(5日)公開批評,在市中心開 SHEIN 實體店是「戰略錯誤」將衝擊本已脆弱的市中心商業生態。
因為 SHEIN 受惠於商品生產地的勞權與環境法規不足,才能販售廉價商品而獲利。「我們不能一邊呼籲支持本地商業,一邊又為那些把生產成本轉嫁到他人身上、為稅收責任最小化的企業鋪紅地毯。」
(二)稅制漏洞:低價包裹免稅政策成助力
當地多名議員也要求重新審視低價值包裹低於150歐元的免稅政策,認為此政策實際上為SHEIN、Temu 等平台得以避稅並壓低價格,進一步侵蝕本地零售業。
美國已於今年 8 月全面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對 800 美元以下的包裹徵收相應關稅。
(三)安全與品質問題:高達七成商品不合格
法國消費者協會 UFC-Que Choisir 聯合歐洲合作機構,10 月抽檢 SHEIN 與 Temu 平台的 162 款產品,結果顯示:69% 的商品不符合歐盟標準,57% 被認為對用戶存在真實風險。
部分飾品中致癌金屬鎘的含量高出法定上限 8,500 倍;兒童玩具中的甲醛含量超標 4 至 5 倍,可能導致皮膚敏感、呼吸道刺激甚至長期健康損害;而在受檢的 54 款USB充電器中,僅有兩款完全符合歐盟安全標準,其餘產品則有觸電、過熱乃至起火的風險。
法國輿論認為,SHEIN 的「低價」不是企業效率成果,而是而是以壓縮監管與人權成本換取的代價。極端的供應鏈壓縮與超高上架頻率,使風險最終被轉嫁給消費者、工廠工人與環境。
新聞來源:《世界報》、《路透社》、《中央社》、《WWD》、棱角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