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中國 【馮睎乾十三維度】689為...

【馮睎乾十三維度】689為什麼撐「繁體字」?

沙田官立小學近日允許學生在校內測驗考試使用「簡體字」作答,引發爭議。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在社交平台發文批評學校,指香港政府公文、企業、報刊書籍及證件皆用「繁體字」,反問有「內地背景」的學生「為什麼不努力學繁體字」。他又形容學校「放棄要求,放棄教的責任」是「教不嚴,師之惰」。

梁振英的講法,我當然同意,只想簡單補充兩點。第一,「簡體字」自古以來已經存在,即民間流行的簡寫字,中共在上世紀推出的字體,準確點說,叫「簡化字」;第二,中國自古以來俱無「繁體字」這講法,相對於「簡化字」的,不是「繁體字」,該叫「正體字」才對,這好比refrigerator簡化為fridge,你會稱refrigerator為「繁體英文」嗎?

梁振英「仗義執言」後,有人開始擔心他的健康,因為「其言也善」的前提終究不太吉利,但我覺得是想多了。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大陸中小學近年鼓勵學習書法,表面上是讓學生練習毛筆字,承傳中華文化,但秘而不宣的用意,據聞是推動正體字教育。

十多年來,中国大陸教育部已先後發布多份文件,「指出了書法在國家文教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確了新時代書法教育的方向。 」書法分為硬筆及毛筆,各有學習要點。例如其中一份文件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有以下一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关规定,硬笔教学应使用规范汉字,毛笔临帖要以经典碑帖为范本。」所謂「经典碑帖」,自然是指正體中文字了。

由此可見,大陸學校近年一直暗推正體字教育。這些文件由上而下層層頒布,當然不是偶然的,說穿了,無非就是為了體現核心領導人的「思想」——習近平曾說:「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包含着很多精氣神的東西,一定要傳承和發揚好。」既然大陸學校也悄悄推動正體字教育,如今有香港學校反而苟且了事、放寬要求,又怎說得過去呢?

梁振英是什麼人,港人應該都心中有數。冬蟲草他可以不懂,但關於中共政策和最高領導人的心意,他一定是專家。他主張學校教「繁體字」,不排除是有心保留香港特色,但我相信也是順應中共的「文教戰略」需要。

奇怪的是,《大公文匯網》卻跟梁振英唱反調,日前刊出一篇署名黎岩的〈簡體字的迷思〉,批評「香港特區範圍內已經出現了繁簡體混用的客觀情況,亦同時存在着繁體字使用無統一標準的混亂情況」、「從未達致真正的『書同文』」,認為「推廣國家規範的標準版本的簡體字或許可成為香港定然的選擇」。

黎岩這講法,我覺得有諷刺習近平之嫌。不知道黎岩或大公文匯編輯可有留意習近平的簽名?習近平寫自己的姓氏,從來不寫「標準版本的簡體字」(即「习」),而是寫正體的「習」(見附圖)。大陸出版社有見及此,有時候也會按照習總書記指明的方向,「繁簡體混用」,例如有本書就叫做「学習实践论」,刻意用「習」而非「习」。因此,中国大陸其實也「從未達致真正的『書同文』」,而用字混亂的原因,正是最高領導人積「習」難除。

大公文匯批評香港用字亂況,似乎是繞個圈子議論習近平,實在居心叵測。這一次,梁振英無疑站對邊了。


相關文章:

中共簡化字的兩大弊病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