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博客 【財經刺針10】利息急升是...

【財經刺針10】利息急升是泡沫的刺針(中)

 

這裏會繼續討論超低利息環境對經濟的副作用。

四、金融行業脆弱化

一般的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Pension Fund),正常都會用較保守的方法投資,例如用60/40的投資組合,即60%是投資於政府或優質公司的債券,40%投資股票。但在超低息情況下,由於回報不足,唯有增加風險擴大回報,例如通過借貸加大投資金額,或投資垃圾債券和私募基金等。



五、政府財政赤字增加

在超低息情況下,政府的財政赤字很容易大幅攀升。由於舉債容易和利息支出不高,增加社會福利支出必然受普遍市民歡迎,減稅則使上班族和商家支持,試問哪一個執政黨能抵受這樣的誘惑呢?

六、資產泡沫和可能出現的銀行危機

由於現時所有資產的估值都是採用「現金流折讓」(Discount Cash Flow)來計算,因此利息越低,估值便越高。超低息其實是財富的重新分配,是把儲蓄者的財富轉移給了借款者。銀行現是最普遍的借貸模式是債仔必需用資產做抵押,才會把錢借出去,抵押品可以是股票,債券或房地產,所以當資產價格大升,銀行便會大量放水。銀行在這情況下看似穩健,因為有大量資產作為抵押,故政府監管機構的種種壓力測試 (Stress Test) 都能輕易通過。但一旦經濟逆轉或利率上升導致資產價格下跌,則很可能會出現銀行危機。

七、貧富懸殊擴大 (Increase inequality) 

超低息環境下最大的得益者是資產階級,一方面資產大幅升值,又可以再用這些資產抵押借錢作投資或投機,結果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以美國為例,最富有的1%從1979年佔全國財富的22%到2013年佔全國財富的37%,現在的數字相信已超過50%。2013年家庭財富的中位數( Median)倒退至19069年的水平。假如把通脹算進去,社會基層25%的年收入較30年前還要少。

假如讀者有興趣進一步探討利息對經濟的影響,建議可閱讀著名財經歷史學家Edward Chancellor的新作《The Price of Time》,他觀察了近500年的歷史,發現每次利率跌至2%或以下,跟著而來的必是泡沫爆破和經濟危機,絕無例外。



作者:林風

 

免責聲明:此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棱角》對所發佈的信息及意見,不予承擔任何責任。
投資涉及風險,讀者需小心衡量,投資前應適當地向獨立財務及專家尋求意見。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