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博客 【人事世界】新增職位走勢的...

【人事世界】新增職位走勢的擔憂 – Sydney HR的日與夜

上兩日收到一封email,講到某個行業嘅工資走勢同招聘趨勢。猛然醒起,原來自己已經有兩個月冇睇過失業率數據,於是走咗去統計處望一望九月份嘅資料。果然不出所料,經季度調整後,失業率已經升到4.5%,同我預期差唔多。今日唔係想講失業率本身,而係話說我八卦,順手download咗過去十五年、按季度計嘅新增職位數據,做咗個簡單嘅走勢統計。結果睇落去,確實令人憂慮。

首先,喺數學上,一定要攞走2020年嘅數據,因為疫情期間嘅大上大落太極端,會令整體走勢出現偏差。排除咗嗰啲動輒幾百個百分點嘅波動之後,我用Excel內置嘅走勢分析工具,分行業逐個睇,竟然發現一個幾一致嘅現象:幾乎所有行業,喺過去十五年入面嘅新增職位,都係呈現下跌趨勢。

呢個現象你可以有唔同嘅解讀方式。第一個可能性係科技發展太快,令好多工序自動化,唔再需要人手操作,職位自然減少。呢個講法當然合理。同時間,人工智能愈嚟愈普及,有啲工種會被拆散成多個細項,由唔同人各自負責一部分。結果係整體人手需求減少,但每個人嘅實際工作量卻反而增加。

以人事部為例,以前新人入職,要填一大堆表格,再寄出或交稅局,依家電腦系統一次過幫你搞掂,方便得多。表面睇係節省咗一個人手,但事實上,當新員工自己上系統輸入資料時,你反而要多咗一個步驟:檢查佢輸入啱唔啱。以前呢啲工作唔關你事,依家卻落咗喺你手上。

可見,科技嘅發達,確實令新增職位減少;但另一邊廂,澳洲企業喺過去五年入面,收入雖然上升咗接近15%,人力成本卻暴增超過24%。你係老闆會點諗?成本咁高,當然傾向每個人做多啲,能夠唔請就唔請,免得多個人多雙筷,令條數更加難計。學唐唐話齋,真係「計唔掂條數」。

值得留意嘅係,喺眾多行業之中,只有一個呈現上升趨勢——公共行政同安全(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afety),即係公營機構。換句話講,而家喺澳洲支撐住失業率冇急升嘅,很可能係公營機構開出嘅職位,背後其實係納稅人嘅錢。呢個趨勢如果繼續下去,代表私人市場慢慢萎縮,而公共開支就會不斷膨脹。問題係:錢從何來?如果私人市場縮水,納稅基礎越來越窄,呢條數最終都唔會長久。

再睇返人口結構,過去十五年澳洲人口持續增長,工作人口參與率又冇太大變化,點解職位反而開少咗?除咗自動化之外,另一個唔可以忽略嘅原因,就係自僱人士增加。佢哋有啲可能係Uber司機、外賣員等等,收入雖然不穩定,但畢竟都叫做係份工,就會計入「在職人士」當中,卻唔會當係新增職位統計。呢個群體嘅出現,令就業市場變得更加難以量度。

總括而言,縱使變數眾多,大方向其實冇變:現代人以為科技令工作更輕鬆,但事實係職位不斷萎縮,而每個人嘅工作量卻悄悄增加。呢組數據睇落令人有啲沮喪。不過,科技唔會倒退,只會繼續向前。唯有學識接受同擁抱新科技,先至有可能喺新時代之下繼續生存。

作者:Sydney HR 的日與夜

關於作者:作者為一企業人事部職員,同時為合資格Life Coach,國際九型人格師、MBTI及DISC Advance持牌培訓師。最鍾意玩玩具同寫下嘢。現我城隕落,無比哀嘆,盼一盡綿力,將文化保存,以文會友,抒發一下。這篇文章,歡迎轉載。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