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區政府完成新一輪樽裝飲用水供應招標,港島、新界的政府部門辦公室均破天荒改用中国大陸品牌的飲用水。這兩區公務員本來喝的品牌,是本地屈臣氏供應的「COOL」,但今後三年,就分別要轉喝「鑫樂-觀音山」和「Happy喜士」,水質及安全問題隨即受各方關注。
港媒已廣泛報道,「鑫樂」水的製造商中,包括国內聲譽江河日下的樂百氏。2017年,中共官媒已報道說:「在近三年來國家和地市各級食藥監公佈的不合格名單中,樂百氏被六次點名上榜,昔日以水質安全著稱的風光不再。」即使到了今年,樂百氏的「飲用天然礦泉水」也被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食品生產環節不合格核查處置情況表」。
儘管涉事的水不是今次中標的供應品牌,但也難免令人疑慮。今天特首李家超回應公務員飲用水的安全問題,稱當局設有飲用水抽驗制度,香港安全標準跟國際標準接軌,更拍心口保證:「如果發現唔符合標準,我哋可以即時取消同佢合約關係。」聽到李家超提及「國際標準」,我不禁想起去年7月寫的〈消委會有什麼錯?〉,不妨讓大家重溫頭兩段:
//香港消委會在新一期《選擇》月刊發表了30款樽裝水的測試報告,結果在中国品牌「百歲山」及「農夫山泉」的樣本檢出每公升3微克溴酸鹽,達到歐盟訂定的天然礦泉水和泉水的溴酸鹽含量上限。
報告發表後,「農夫山泉」日前向消委會怒發律師信,直斥消委會「不科學」、「不嚴謹」、「不專業」和「不負責任」,一個理由是消委會誤將「農夫山泉」的「飲用天然水」歸類為礦泉水,錯用標準。//
原來,所謂「飲用天然水」既非礦泉水,亦非蒸餾水,而是中国獨有的分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在這個類別上,根本沒有國際標準可供參考比較。去年農夫山泉一發惡,消委會就腳軟跪了,還馬上「完善」評級,皆大歡喜。聽到李家超今天的回應,我不是不相信香港的驗水機制,而是看不透以下問題:水質,你驗到又點唧?
這問題的答案,也許視乎背後的水有多深。「鑫樂」水的中標供應商是2007年成立的「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註冊地址是北角英皇道某商廈一個單位,董事叫呂子聰。翻查網上資料,呂子聰是商人兼香港居民,他擔任董事的公司還有「聞達科技」、「國洋企業(香港)」——註冊地址跟鑫鼎鑫相同——以及一間從事房地產投資控股業務的「康彩發展」,業務非常多元化,但恕我孤陋寡聞,實在不知道他是誰。
至於前文提及的樂百氏,在九十年代是中国飲料巨頭,一度跟農夫山泉、娃哈哈鼎足而三。1997年,樂百氏推出「純淨水」產品,更請來黎明作代言人,其「純淨」形象深入民心。樂百氏的歷史轉捩點,是2000年被法國達能收購,結果以創始團隊出走、產品線萎縮告終。2016年樂百氏又賣給盈投控股,回歸祖国資本懷抱,可惜不僅未能重拾昔日光輝,反而因為屢爆食安問題,令形象雪上加霜。
2017年,中国官媒報道樂百氏,記者隨機走進北京市朝陽區的四家超市詢問樂百氏水的情況,銷售人員一致答道:「樂百氏已經很久不進貨了,賣不動。」無可否認,樂百氏是老牌国貨,的確叱咤一時,但現在早就風光不再。然而人生滿希望,賣不動的国貨,有了香港這個已經溶入大灣區的強大後盾,難保不會鹹魚翻生。當然,香港公務員「飲水思源」,還是要感恩的。
相關文章:
你知道什麼是「飲用天然水」嗎?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