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陸委會發表《香港移交27週年情勢研析報告》
- 報告指,中共以「國家安全」為對港政策的主軸,令香港變得「大陸化」
- 報告指,許多國家包括台灣更新對香港的旅遊警示,質疑港府的自治及司法制度
- 陸委會表示,仍會維持駐港機構運作及服務在台港人,同時加強風險管控及應變措施
台灣陸委會周一(7月1日)發表《香港移交27週年情勢研析報告》(下稱報告),分析自《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在國際及經濟發展、司法制度及中港關係的變化。報告指,中共以「國家安全」為對港政策的主軸,而香港受國安思維與國安法規的主導與牽制,令其發展變得「大陸化」及受國際關注。陸委會表示,仍會維持駐港機構運作及服務在台港人,同時加強風險管控及應變措施。
報告指,中共多次讚揚《國安法》讓香港「由治及興」,但有民調卻顯示,港人對政府的信任度、對香港前途的信心度,與社會幸福指標均錄得歷史新低。香港經濟亦危機處處,即使港府強調經濟已復甦,但多個國際機構曾呼籲在港進行商業活動前,應審慎評估國安風險。加上《國安法》實施後,再催促《基本法》23條立法,令香港受國安思維與國安法規的主導與牽制,香港「大陸化」的情況受國際關注。
另外,近年許多國家包括台灣更新對香港的旅遊警示,某主要國家也持續放寬援港措施;早前英國政府亦指控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人員涉情報工作,令各界紛紛質疑港府的自治程度。黎智英案、泛民初選案等仍受國際聚焦,報告指,初選案是港人運用香港基本法賦予的合法權力,作為抗衡行政部門的輕忽民意,竟被檢控為顛覆政權,完全背離民主政治基本精神。
報告批評,中央聲稱辦理國安案件「結果重於過程」,突顯「中國特色司法」制度,雖然香港繼續保留回歸前司法制度,但涉《國安法》的案件,其司法程序卻有所不同,令香港在全球法治指數評分亦連續下滑。
報告又引述2023年統計數字,指台灣是香港第2大貿易夥伴,香港則是台灣第4大貿易夥伴;香港來台旅客逾110萬人次,是各國遊客的首位;有1,432名港人獲准在台定居,6,626名獲准在台居留,台港兩地民眾交流密切。
然而,在中港關係方面,兩地政府大力推動融合,吸引大量中國籍人士留港,引發政治傾向及教育方針轉變等爭議;同時亦掀起社會福利、醫療、教育等資源分配問題。
陸委會表示即使香港情勢變化,政府仍然推動台港交流,維持駐港機構運作促進對在台港人的照顧與服務,同時加強風險管控及應變措施,守護台灣安全及民眾福祉。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