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工業集團(AI Group)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發布《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調查結果是到了2030 年,送貨司機、護士和電動車專家將成為澳洲最受歡迎的職位。該報告概述了未來五年預計將塑造勞動力的重大變革,調查結果是基於對代表 22 個行業 1,400 萬名工人的 1,000 名雇主作出調查。
《2025年就業未來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就業機會將淨增加7,800萬個,其中澳洲的就業總數將增加7%,預計由於社會、經濟和技術的快速變化,約 20% 的職業將發生根本性轉變。
在未來五年成長最快的職位包括:
一線崗位:送貨司機、建築工人、農場工人、銷售人員、食品加工工人
護理經濟工作:老年護理人員、社工、護士和學校教師
技術專家:資料分析師、人工智慧 (AI) 專家、軟體工程師和金融科技專才
綠色經濟角色:電動車專家、再生能源工程師和環境工程師
同時,一些職業可能會步入夕陽。隨著自動化和AI的普及,文書、秘書等職位的需求將出現減少。報告同我哋之前討論嘅趨勢差唔多,即係話無論邊一間機構去做調查,基礎上都得出同一個結論,就係專業技術會繼續發展,綠色能源或者AI嘅工作會越趨增多。
報告亦強調了技能提升和再培訓的重要性,因為澳洲將面臨所謂的「技能不穩定」。到2030年,39% 的現有技能預計將過時或轉變。除咗我哋經過咗第四次嘅工業革命,現時嘅世代,技術轉移同埋更新比起過去嘅幾十年嚟得要快,尤其是互聯網已經融入生活當中,好多新嘅知識同埋科技,嗰個轉變同更新速度係比起我哋以前所認知嘅嚟得更快更激烈,所以點解學習新技能顯得咁重要。
面對呢一場嘅變革同埋挑戰,85%的雇主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優先考慮提高勞動力技能。而所謂嘅提高技能,原來當中最重要嘅係擁有「分析思維」嘅能力,尤其是係用嚟面對日益依賴人工智慧和數位工具的勞動力來說,這種能力至關重要,因為呢個技能係用嚟判斷人工智能所得出嘅結論在邏輯上及可行性上是否合理,而呢一啲嘅判斷都仍然需要係由人類負責作出最後嘅監督。
全球 63% 的雇主認為技能差距仍然是業務轉型的最大障礙,縱使佢哋已經做出巨大努力去提高員工的技能和多樣化,但這些努力必須得到有效的公共就業政策去補充,就是再培訓計劃到整合以技術為中心的培訓,人力資源會在滿足未來這方面的需求發揮關鍵作用。
呢個已經係一個大趨勢不能改變,新一代似乎必須擁抱呢個現實。正所謂有危就梗係有機啦,若然團隊能確保他們的能力在不斷變化去配合蓬勃發展的新就業機遇,才能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