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內政部周五(21日)向《棱角》確認,以BN(O) 簽證移民英國的香港人仍需符合基本要求(mandatory requirements),英文需達更高的 B2 語言門檻,以及入息要求,惟後者仍待諮詢。內政部預期,大部分持 BN(O) 簽證者的英語已經到達相關水平。
在諮詢文件中,僅 BN(O) 港人及英國國民的直系家人不受修改居留至永居年期影響。有英國人港人配偶擔心,現時方案將影響部分已經退休的移居人士、家庭主婦,以及照顧者,希望政府考慮將入息要求改以家庭單位計算。
亦有持技術工作簽證(Skilled Worker Visa)的港人表明,如果英國真的視香港人跟英國有獨特的連結,英國應該為所有在英港人作居留年期扣減,特別是政治庇護者,以及非以 BN(O) 簽證抵英的香港人。
有論者更批評,部分香港人費心力來挑剔自己社群,無視原則上政府僭建規則門檻,又或者期望政府起碼劃線,不影響自己,只影響新個案實本末倒置,不應對他人涼薄,應爭取整體公義。
《棱角》亦從多個渠道得知,有身在美國受惠於延後強制離境(Deferred Enforced Departure,DED)的港人收到有關遣返的出庭通知書 (Notice to Appear),亦有港人利用 Advanced Parole(返美許可證,俗稱回美紙)出入美國,被收取 1000美元「回美費」(parole fee)。有協助這些個案的律師認為,現時持 DED 的港人需要更好評估風險、準備文件及制定應急方案。
英內政部:BN(O) 申請永居需達更高英語水平 預期大部分人已具備
英國內政部向《棱角》確認跟其他媒體一樣,指明以 BN(O) 簽證移民英國的香港人仍需符合諮詢中的基本要求(mandatory requirements):其中英文需達更高的 B2 語言門檻無需諮詢,而「貢獻社會」一項中,提及過往 3 至 5 年有繳交入息稅、NI、或有其他類別收入則仍待諮詢。
內政部預期,大部分持 BN(O) 簽證者的英語已經到達相關水平(our expectation is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BNOs are already at that level)。至於入息要求,內政部指持 BN(O) 簽證者亦需遵循,惟「最終的政策仍需要經過諮詢。」

政治難民或等廿年 論者批有港人挑剔他人、忽視整體公義
由居英年輕人創立的月餅品牌「一個月亮」發文,提到有員工是香港政治庇護者及難民,概嘆新政策下或要等 20 年才可永久居留,「到我入籍時都50歲啦…」
「一個月亮」擔心,未來英國政府政策如更強硬打擊難民,這批香港人隨時會面對更長的等待期,持續擔驚受怕未能安穩生活,甚至擔心會被遣返。
社運人士鄭司律亦批評,有不少香港人忘記 BN(O) 簽證落實是因著港府以《國家法》施行政治迫害而出現,「最不應該承受長年不穩定而加監,就是政治庇護移英的香港人。」
他指有部分香港人「這頭說B2是合理要求,那頭又說退休人士也可以兼職…若果不達到就『老實講句唔會有local同情』」,屬費盡心力來挑剔香港人自己,也無視原則上政府會否從其他範圍開先例僭建門檻;又或者期望政府起碼劃線,不影響自己,只影響新個案。
被港府懸紅百萬通緝的社運人士、「攬炒巴」劉祖廸更直言,港人能通過門檻,不代表要涼薄,早上岸者應幫助後來的弱勢者,並在政策塵埃未落定之時,針對各種搬龍門嘅不公,盡快向政府「怒轟」諮詢回應,並與國會議員表達意見。
美國突發移民法庭遣返程序通知予港人
前美國總統拜登於 2021 年 8 月簽署備忘錄,為因政治原因滯留美國的港人提供「延期強制離境 Deferred Enforced Departure(DED)」的臨時措施,令港人可以合法地居留於美國不被遣返。政策有效期為 18 個月,過去多次延期至 2027 年 2 月底,但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後,移民政策越發變得混亂,執法機構權力擴大,出現之前未曾出現的狀況。
美國律師 Samuel Bickett 周四(20日)發出警示(Advisory),指發現近月有多個受惠 DED 政策的港人收到有關遣返的出庭通知書 (Notice to Appear),被要求到移民法庭展開遣返程序。
《棱角》從多個渠道得知,以 DED 身分居於美國的港人,本身可以申請 Advanced Parole(返美許可證,俗稱回美紙)出入美國,但在《大而美法案 One Big Beautfiul Act》今年 7 月通過後,這批港人在 10 月開始,被收取 1000美元「回美費」(parole fee),被帶到一個裝有信用卡機的房間,支付費用後才獲放行。
Samuel Bickett 建議,現時持 DED 的港人一旦收到有關遣返的出庭通知書,應立即聯絡熟悉 DED 的律師,以尋求在現行DED政策之下終止、撤銷或延遲該程序,並強烈建議不要自行出庭,其他港人亦需要更好評估風險、準備文件及制定應急方案。
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及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今年三月亦曾發出警示,提到有持有 DED 的港人在美國國內旅行,經過設有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的關口時被截查,以至拘留,建議在美國清晰釐定其移民政策時,重新考慮所有非必要涉及關口檢查的出行。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