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博客 【馮睎乾十三維度】倉頡發明...

【馮睎乾十三維度】倉頡發明文字,是否弊多於利?

今日穀雨,即太陽到達黃經30°的時候,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民間習慣在這時節採茶,人們覺得經雨水滋潤過的茶葉,格外清香,故鄭板橋有詩云:「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但有些習俗則頗為費解,例如在這天祭祀中國文字之祖倉頡。

穀雨祭倉頡的習俗,不知始於何時,但即使到了今天,每逢穀雨,陜西白水(傳說倉頡葬此)的倉頡廟都會舉辦祭禮,而聯合國也因此將4月20日定為「聯合國中文日(UN Chinese Language Day)」。然而穀雨跟倉頡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我的答案是:沒有關係。

倉頡當然是神話人物,據古書所說,他是黃帝的史官,有四隻眼,因為看到鳥跡而深受啟發,於是發明了文字。倉頡發明文字後,出現了一些「鬼哭神號」的異象,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見《淮南子.本經訓》)即是說,下了一場穀子雨,鬼神也哭起來了。

由於「天雨粟」和「穀雨」聽起來好像是同一件事,民間就有人穿鑿附會虛構故事,將穀雨跟倉頡聯繫起來,演變成「穀雨祭倉頡」,卻不知道「穀雨」原意只是「雨生百穀」,不是「下穀子雨」。

話說回來,倉頡造字到底是功抑或過,是偉大發明抑或空前災難,一向以來都有人爭議。以「天雨粟,鬼夜哭」為例,如果你看清原文,就知道「天雨粟」並非說老天爺看見倉頡造字,大表讚賞,高興得賜穀實給人。

《淮南子》該段有高誘注:「蒼頡始視鳥跡之文造書契,則詐偽萌生,詐偽萌生則去本趨末,棄耕作之業而務錐刀之利。天知其將餓,故為雨粟;鬼恐為書文所劾,故夜哭也。」

原來「天雨粟」的意思不在慶賀,而是上天知道文字發明後,人就會機心日熾,利用文字弄虛作假,捨本逐末,不再老老實實耕田,所以預先降粟,以免大家餓死。在《淮南子》中,「天雨粟,鬼夜哭」的前文後理,其實都是批評人世的詐偽機巧:
「立仁義,修禮樂,則德遷而為偽矣。及偽之生也,飾智以驚愚,設詐以巧上,天下有能持之者,(未)有能治之者也。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龍登玄雲,神棲昆侖;能愈多而德愈薄矣。」

原書「有能治之者」前脫一「未」字,今從王念孫的校讀補正。據《淮南子》說,人的能力越強,德行就越薄,不單是文字有害於世道人心,就連鑿井也是錯的(所以龍和百神都離去了)。因此,一個完美的社會最好是民智不開,混混沌沌,大家終日望天打卦,敬拜神靈,那麼老天爺和滿天神佛就開心了。

由此可見,「天雨粟」神話所要表達的,不是倉頡的貢獻,而是他如何遺禍人間。那麼在穀雨祭倉頡,不是莫大諷刺嗎?也許每年此日,我們更應該默想蘇東坡的名句:「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真的,生逢此世,識字越少越開心,世界看來也越「繽紛」。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