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加拿大/北美 【利字當頭】老千的味道 &...

【利字當頭】老千的味道 – 利世民 (聲音專欄)

在朋友的臉書專頁,見到一張 Meme,上面的一條橫籤寫著「老千的味道」,圖中有九個小格,分別寫著:「NFT、獅子會、Crypto、早餐會、傑青、菁英會、扶輪社、商會、GEM。」本來想留個說:「別忘了甚麼仁濟、博愛、東華。」但想了又想,既然寫這個題目得罪人,倒不如認真點,徹底點地去寫篇文章吧。

首先,我知道有些人直覺地會想到:「一定是因為受神奇國度的影響!」但公道地說,老千這個行業,從來都有,亦不分國界和文化。甚至乎,我見有些朋友甚至認為,老千這個行業很難定義。究竟甚麼是老千?

有些人以為,老千就是從一開始就想「搭個棚」,「搵夠了就捲蓆走佬」的江湖術士。不,我認識過一些朋友,他們不但沒有存心要加入騙局,甚至乎覺得自己在助人自助。我覺得這種人,才是讓更多人跌入騙局的純天然老千。記得許多年前,我剛剛從美國回港,跟從前認識的朋友聯絡,才發覺他們讀大學的時候,就已經參加了傳銷。畢業之時,正好遇上了亞洲金融風暴,他們也唯有繼續做這一行。至於他們賣甚麼,我也忘記了;反正不重要。我還記得他們跟我說:「傳銷不用付鋪租,只是靠人際網絡;你讀經濟的,應該明白將租金的部分自己落袋,那是多大的利潤呀!」

「人家連鎖零售,有規模優勢,而且又多貨式選擇;你們傳銷層層抽佣,賣的產品又只有一個供應商,怎樣也不可能比傳統零售模式更有效吧?」傳銷,也就是金字塔式的網絡結構,最頂層的少數百川入海,或者真的可以賺很多,但後來加入在底層的,應該就只有進貢那些甚麼鑽石、藍寶石、紅寶石。我的朋友知我讀經濟,但忘記了我真正的興趣,是社會和歷史。

金字塔式的利益關係,其實到處都有;由一千幾百人的傳銷,到十幾億人的神奇國度,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用同樣的手法,讓少數人從大多數人身上得到好處。所以,假如這就是老千,他們的其中一個特點,那是要不斷地擴大基層人數,也解釋了為甚麼他們那麼積極去交朋友。剛才提到的 Bingo 紙上,甚麼早餐會、菁英會、各種奇奇怪怪的商會,作用就是找新血加入做底層。

順帶一提,剛才提到的菁英會,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班親中共的藍朋友,但未必人人都知道,這個組織成立在 2007 年。假如有留意我之前跟大家分享的香港歷史就記得,2007 年之後北京後香港的方針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轉變,其中之一就是在社會中上層多了許多所謂的中間人,而這幫人又很積極地在香港建立各種奇奇怪怪的網絡;菁英會,只是其中之一。我身邊也認識一些人,有菁英會的,也有其他的這些組織,當時他們甚至有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但感覺就像大學畢業後那些想招攬我加入傳銷的那些舊朋友一樣,所以我也漸漸遠離這些人。

就是這樣,我的朋友越來越少。後來,他們有些真的擠上了社會上層,甚至成為公眾人物。但另一邊廂,在那些年我也見識過有些很聰明的人,打著各種不同的政治理想,建立不同的金字塔式網絡。希望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說這些在組織都是從第一天就立心不良;只不過是金字塔式的結構,本來就是個普遍的自然現象。在任何複雜結構中,總有些人和事,聚集了不尋常地多的連繫;連繫越強的人,得到的利益也越多。所以,有些人一早就立志要在別人建立出來的金字塔,一圈圈的打上去。另外有些人,一早就知道在自己不適合由低做起,所以想發圍就只有建立自己的金字塔。

在人類社會,大體上就只有這兩種生存模式。當然,有些金字塔可以很高很大,亦有些小得可憐。其實,如何讓金字塔變得又大又高,是「有數得計」。當中最重要的參數,是每個人上貢的金額,收入佔支出的比例是多少。如果是一個社會,這就是稅率;如果是一個傳銷組織,那就是抽佣分成的比例。

另一個影響金字塔結構穩定的參數,就是高度與基層面積比例。理論上,越扁平的結構,收集到的利益也越多,但是要同時管理那麼多人,也有實際上的困難。所以,當網絡所覆蓋的範圍越大,金字塔也變得越來越高,所需要的階級也越多。另外一個維持結構穩定的方法,就是在每個大金字塔當中,有許多細小又有獨立運作的小金字塔,各自根據穩定結構的比例去擴張。當人數多到某個地步,就要分成小組;若干的小組,又會組合成一個聚落,甚麼分區、區域總監等。

有些龐大的金字塔,例如中共,在這種「數字化管理」還是有一套功架。

以上所講的是硬件,接下來講的是軟件。因為單靠硬件,只有組織,還是甚麼都做不出來。老千騙局也好,企業管理、國家機器,真正的靈魂是在軟件。當然,軟件也要配合硬件的,不是每一套軟件都可以在金字塔結構中運行。以下,姑且叫做金字塔結構的作業系統。

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當中,最重要的平衡穩定和增長;兩個目標如果能夠相輔相成,這種金字塔就可以長做長有;否則,只要當任何一個範疇出現了問題,另外的一個就很容易相繼崩潰。金字塔結構作業系統的功用,亦不外乎這兩件事。

雖然當年我沒有加入任何傳銷、統戰或宗教組織,但也有近距離觀察過他們的操作,發現這些金字塔組織,都必定會花大量人力物力去建立近乎宗教信仰的狂熱。有些傳銷,賣甚麼貨物往往不是重點,招收成員才是。但我也有見識過有些傳銷公司,可以令金字塔底層的人,對產品有近乎宗教式的信仰。具體的品牌名字,就請恕我不公開講。總之,他們所用的手法,不外乎是:(一)建立一個小圈子,將人分成「自己人」和「街外人」;(二)信仰的核心是身份,所以成為自己人之後,就會有個新的身份,甚麼鑽石、藍寶石、人大、政協、區議員等,都應作如是觀;(三)有了「內外」和「上下」,最後一個觀念,就是「有朝一日你都可以像誰和誰那樣成功」。

第三點,即是如何令有些信徒變成機會主義者,又或者令機會主義者,變成信徒。

任何組織在建立的過程中,在底層新加入的人,有些一開始就是忠實信徒,有些只是機會主義者。能夠一步步爬上去的,未必個個都是最忠心的信徒,所以組織到了一定的規模,很容易出現增長樽頸位;金字塔組織的宣傳,亦要變本加厲,不但是對外,更重要是對內。思想工作的意義,是要令人繼續相信塔頂。正如一開始所講,信徒才是最有影響力的傳教者;金字塔的增長,也是靠信徒多於靠教主。當信徒全部都變成了機會主義者,信仰開始崩潰,金字塔就開始停止增長。金字塔停止增長,中間和上層的收入亦漸漸萎縮;金字塔的效率越來越低,一旦開支大過增長,超越了臨界點,結構亦很快崩潰。

或者有人會說,雖然同樣是金字塔結構,但傳銷和政治,應該有點分別,不可以相提並論吧?但我可以大膽講,兩者的分別其實比想像中的小。

當傳銷局入不敷支的時候,頂層的一干人等會捲蓆收割。靜待三、五、七年後又重出江湖,同一套手法不斷輪迴。其實香港的老千局,金字塔,來來去去都是那群「搭棚師傅」。這幫人懂得在不同的時代,用當時很多人講,但大多數人都不熟悉的題目去做招牌。2021 年是 NFT 和 Crypto;但必須要補充,有老千借這些題材搵食,但不代表所有講 NFT 和 Crypto 的都是老千。可惜是,有時候誰是老千,誰不是,往往只有事後才知道;有時連當事人自己也不知道中了計,又或者不自覺地「搭了一個棚」。

有很多金字塔,在開始的時候都有單純的良好意願,但很快就異變成一個局,最佳的例子就是政治。政治結構,生命力就更加是比大眾想像的要更強。很多人以為,當政權崩潰後,會換了另一群人去統治,甚至會變成另一個結構。但有研究發現,歷史上幾次主要的大革命之後,社會權力結構上層的人物,最多亦只是清洗了的約四成,餘下的六成人,還是在權力結構裡。換句話說,他們只不過是換個身份繼續執政,如果沒有革命的話,權力和利益結構可以更加穩定。遠的不說,當年蘇聯崩潰之後,繼續執政的還是同一群人。

不論是傳銷抑或政治,雖然不是所有騙局都是金字塔式的,又或者金字塔式的都一定是騙局,但影響到最多人的,一定是金字塔式的老千局。

大多數人心甘情願地加入金字塔傳銷局,原因不外乎兩個:一,貪心,二,恐懼。貪心甚麼?各種的福利和好處,醫療、教育、房屋等;誰不想不勞而獲?問題是這些資源從何而來?向有錢人開刀?有錢人才是大家的上線呢?至於恐懼,就更不用多講;那就是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當然,也可以說,這種怕「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心態,也是一種貪念。所以,不論是傳銷,抑或是 NFT、Crypto、甚至甚麼十四五經濟規劃,都應作如是觀。

最後,說到這裡,我想借幾句名人的說話作為今日的結語:

第一句,是好像馬克吐溫和凱恩斯都曾經講類似的話:「要令人中計容易,要令中計的人清醒卻很難。」

第二句,是 Frederick Bastiat 講的:「國家是一個大家都以為在佔別人便宜的幻想(The state is the great fictitious entity by which everyone seeks to live at the expense of everyone else)」

第三句,據說出自《孔子家語》:「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社會的常態,老千的味道,早就充斥著我們的週圍。

作者:利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