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中國 【馮睎乾十三維度】原來無綫...

【馮睎乾十三維度】原來無綫新聞比港府更有效率

港府月前批出新合約,更換辦公室的飲用水供應商。港島跟離島區轉用中国大陸品牌「鑫樂」,包裝標籤印有「製造商:樂百氏(廣東)飲用水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供應商是鑫鼎鑫商貿。政府部門首次購入大陸品牌的樽裝水,該品牌還被媒體翻出多年前的負面新聞,令公務員怨聲載道。
特首李家超當時信誓旦旦說:「政府非常重視飲用水安全,招標制度亦有嚴格要求。」言猶在耳,政府昨天已宣布暫停鑫鼎鑫的供水合約,表示近日取得該公司的營運資料,「未能信納鑫鼎鑫能繼續履行合約」,又指已將事件交由警方調查。消息一出,全港市民譁然。
眾所周知,政府批出合約前,有關部門必須做「盡責調查(due diligence)」,評估投標公司的營運狀況,其間不單要細閱文件,政府人員還須與公司負責人聯繫,核實其身分及產品來源。批出合約才發現大問題,在香港實屬前所未聞。
然而整件事最令我驚訝的,並非政府的無能失職,而是無綫記者的「神通廣大」。政府昨天發出的公告,沒有明言鑫鼎鑫有何問題,但無綫新聞卻在短短幾小時內,就輕鬆查證到政府原來買了冒牌貨。
無綫記者聯絡了樂百氏(廣東)飲用水有限公司法務總監梁舜榮,梁說:「不論是鑫鼎鑫公司,還是鑫樂樽裝水,均與樂百氏沒有任何合作關係。鑫鼎鑫公司未經樂百氏的授權,擅自在鑫樂樽裝水的標籤上,將樂百氏標註為生產方之一。」他又指樂百氏(廣東)飲用水已向香港物流署發信澄清,並考慮行政舉報、民事訴訟,或刑事立案等。
踢爆這場「驚天詐騙案」的方法,原來就這麼簡單——找大陸的飲用水製造商問一問,真相就水落石出了。為什麼政府沒有在盡責調查時發現呢?
事實上,鑫鼎鑫中標的新聞報道一出來,公眾除了留意樂百氏的負面新聞,也質疑這「鑫樂」品牌聞所未聞,就連大陸人也沒喝過,根本來歷不明。現在總算明白發生了什麼一回事——原以為是老牌国貨,真相卻是冒牌国貨。喝国貨還要冒牌,公務員的心理陰影面積實在難以估量。
至於這場騙局的主角,即鑫鼎鑫負責人呂子聰,很多記者跑到他北角的辦公室打算採訪,都發現人去樓空。但無綫記者也迅速跟他聯絡上了。被問到樂百氏澄清沒有與鑫鼎鑫合作,呂子聰僅回應一句:「這件事我們沒有評論。」
呂子聰是誰呢?我在8月3日文章〈水質,你驗到又點唧〉已寫過。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在2007年成立,註冊地址是北角英皇道某商廈一個單位,董事叫呂子聰。呂子聰是商人兼香港居民,他擔任董事的公司還有「聞達科技」、「國洋企業(香港)」,註冊地址跟鑫鼎鑫相同。他另有一間從事房地產投資控股業務的公司,叫「康彩發展」。當然,他開的公司不止以上幾間,這裏不詳述了。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政府物流服務署六月的招標公告,鑫鼎鑫分別在今年6月23日及26日獲得兩份供應商合約:26日那一份是供應樽裝飲用水188萬瓶、價值5,294萬元的合約;另一份是向渠務署供應940噸亞硫酸氫鈉溶液、價值686.2萬元的合約。由於供水合約已經生效,即使現在暫停,估計政府可能已向鑫鼎鑫支付了過千萬元。
另外,我想補充一些本地新聞暫未報道的資料。除了鑫鼎鑫今年兩個中標項目,2023年呂子聰的「國洋企業」也獲得一份政府合約,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供應次氯酸鈉溶液,為期兩年,價值353萬元。資料見此:
由此可見,呂子聰透過不同名字的公司,近年已屢次獲得政府合約,之前應該沒有欺詐走數。也許是因為過去的「良好紀錄」,這次他才順利過關,一舉奪得價值十倍於前的合約?事件尚有很多地方需要澄清,例如不少公務員最近喝都喝了的水,到底來自哪裏,就有點撲朔迷離。但無論如何,我也期待政府能無私分享這次受騙經驗,響應香港警察提出的那句「提防騙子,由您開始」口號。
相關文章:
水質,你驗到又點唧
圖/無綫新聞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