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辭任後,在《金融時報》撰文批評《國安法》
- 李家超:不干預法院審訊案件是香港的基因;我們的法官被一些少數過去曾經一起為法律而共事的同事背棄
- 李國能:香港人要堅定向前邁進,而不是沉溺過去
- 張舉能:不同意法庭裁決是一回事,但指法庭因政治考慮而削弱基本權利則是另一回事,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上周宣布辭任,《金融時報》周一(10日)刊登其撰文,批評《國安法》已嚴重限制法官的自由度,甚至令香港逐漸成為極權社會。港府同日深夜發文表示極不同意其言論。特首李家超及現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先後發言反駁;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亦透過《明報》發聲明,形容近期事件令人非常遺憾,呼籲香港人要堅定向前邁進,而不是沉溺過去。
岑耀信在文中形容,香港由一個充滿活力和政治多元化的社會,逐漸成為極權社會,表示之前留任終審法院是希望自己能維護法治,但發現想法不切實際。他指,《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政治風氣改變,雖然《國安法》及《基本法》指香港有言論及集會自由,但純屬門面說話,其實質影響已嚴重限制法官的自由度,令法官漠視「自由捍衛者」的角色。
李家超周二(11日)於行會前就事件回應,他指法官可以有個人的政治取向,但他們的專業不在政治,「法官可喜歡或不喜歡某一政治制度或法律,但法官要按法律原則和證據正確詮釋法例,而非從其政治立場出發。」他批評有英國官員和政客,試圖將英國的司法影響力「武器化」,針對中國和香港,「我們的法官以可敬的勇氣,面對來自海外的公然干預和壓力,仍然堅定不移維護香港法治,整個香港社會都支持你們。遺憾的是,他們被一些少數過去曾經一起為法律而共事的同事背棄。」
現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亦發聲明,表示任何指稱法官的裁決受到或可能受到政治或其他外來考慮影響的說法都屬嚴重指控,「不同意法庭裁決是一回事,但指法庭因政治考慮而削弱基本權利則是另一回事,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他表示,司法機構不會評論其他人對有關案件的意見,但提醒若公開發表意見可能會對法庭執行司法工作構成壓力或干預若發表意見,必須極度審慎。
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周二(11日)透過《明報》發英文聲明,表示對最近有多名海外法官離任感到遺憾,指按《國安法》條例,法院有責任依據法律維護國家安全,強調自己對現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有信心,相信張舉能會繼續有效履行法院的職責。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