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中全會」昨天開幕,《求是》雜誌刊出一篇〈必須堅持自信自立〉,文章以習近平名義說,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但所有政策都要從中国国情出發,「既不能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看見一些媒體把「食洋不化」那句話稱為「新口號」,甚至有網民視之為「新詞」,實在莫名其妙。
所謂「新口號」其實早在2022年「二十大報告」已經喊過了,想不到事隔兩年,居然一字不改循環再用,實在非常環保。我記得這口號,尤其是「食洋不化」四字,並不是因為我吃飽了撐,無聊到要看什麼「二十大報告」消閒,而是因為黎智英案。
2022年11月,高等法院批准黎智英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代表他,律政司不服,提上訴,結果被高等法院駁回——這件事似乎可以彰顯香港的「司法獨立」,本來可「說好香港故事」。但後續發展卻是:以梁振英為首的親共派紛紛質疑法院裁決,造勢要求「人大釋法」,結果如何?已經是歷史了。
當年梁振英在Facebook發文,為了「震懾」法院,就先祭出習近平「二十大」金句「必須堅持自信自立……既不能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然後批評:「香港所有大律師都被上訴庭法官公開打臉,法官在香港的國安問題上以洋為師,以洋掛帥,且看香港大律師公會怎樣回應。」
看懂了嗎?原來今天中共話所謂「食洋不化」,就是說中国學西洋的東西,不要學他們的精神和原則——我相信根據西方普通法原則,黎智英聘用海外律師是他的人權和自由,洋人都會尊重——只要挑對自己(即政權)有利的部分來模仿就夠了。
其實「食洋不化」四字,非但不是什麼「新詞」,更有差不多百年歷史。1935年4月,林語堂在《人間世》半月刊發表〈談中西文化〉,早已用過這四個字:
「我曾聽中國思想大家說《紅樓夢》不及陀斯妥耶夫斯基,心裏真不服,恐怕還是這一派食洋不化,執一拘泥的見解吧。其實我們讀西洋文學,喘着氣趕學他們的皮毛,西洋人卻沒有這樣拘泥執一,時時發展,無論傳記、長短篇小說,都是這樣變動、試驗,因這一點自由批評的精神,所以他們看得出中國詩文的好處,而我們反自己看不見,棄如敝屣了。」
有趣的是林語堂講「食洋不化」,跟習近平或梁振英的用法大異其趣——林語堂筆下的「食洋不化」,是指有些中國人只學到洋人學問的皮相,而沒有真正學到人家的靈巧、自由和創新精神,因而更不能懂得欣賞中國文化。如果林語堂不幸生於今日中国,他肯定就變成「食洋不化」的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權轉載:馮睎乾十三維度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