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中國國慶假期,不少中國遊客來到香港「深度遊」。所謂「深度」,指的是旅遊除了吃喝玩樂,還可與文化歷史、風俗民情等元素結合。仔細留意一下,香港社會的「語言景觀」其實非常有特色。香港雖然屬於廣義的「華文」社會,但我們每天聽到和看到的語文,和中國各地或台灣都不相同……
香港語文用的是正體字和廣東話/粵語,更獨特的是,我們寫出來的書面語,除了普遍華人看得懂的白話文,還有直接由口語轉化成的「粵文」。在日常生活裡,諸如網上社交媒體,手機上的訊息溝通等,粵文甚至比白話文更流行。在非正式的場合以外,粵文也偶見於一些較正規的語域,例如香港政府擬定的《放債人牌照額外牌照條件》,規定財務公司廣告的文字或視像部份,必須清晰地顯示「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字句。
作為香港土生土長的母語者,我們基本都能流暢地書寫白話文和粵文。然而,對於在外國長大的香港孩子又如何呢?眾所周知,傳統書面語與口語的「言文不一致」情況,是以廣東話來學中文的第二語言學習者面對的一大挑戰。依筆者觀察,海外的教育機構,有沿用白話文作為書面語的,也有主張海外港人子弟只須要學習粵文的。兩者各自的優缺點大概都相當明顯﹕寫粵文無疑符合「我手寫我口」的原則,但不懂白話文,就難以與其他地區的華人直接用文字溝通——不論是理解或表達。白話文與粵文,大人當然希望「全都要」,但是海外孩子學習書面語時,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呢?
筆者認為,海外孩子也可以兩者兼得,關鍵是學習的次序和方式。在學習初期,最重要的,必定是打好口語聽說基礎。到了接受正規教育,學習寫作的階段,以白話文為主。培養好扎實的口語根基和一定的書寫能力後,孩子可在不同層面靈活地嘗試粵文書寫,例如日常溝通和文藝創作。學習過程中,標準白話文從課堂學得,也從課外閱讀習得;至於粵文,則如我們一樣,主要從生活中的口語溝通習得。
這些年,粵文推廣逐漸成為一股熱潮。筆者對此表示支持,但亦想強調﹕寫好粵文其實不比白話文容易,教學上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甚至更高。一篇優秀的粵文作品,不只單純把「我們」改為「我哋」、「吃飯」改為「食飯」,還要顧及文句簡潔精練,語氣高低抑揚的傳神表達等粵語特色。最後,筆者想提出一個問題讓各位思考﹕當我們寫「豈有此理」,或是早前在網上引起熱議的「請移玉步」這些詞語時,算是在寫文言、白話文,還是粵文呢?
授權轉載:系統學中文工作室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