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爆發後首場中美貿易談判見曙光,中、美兩國早前公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同意大幅下降自4月以來多次互相加徵的高額進口關稅。
美國將對中國入口商品的總關稅將由原本的145%下調至30%;中國對美國入口商品關稅亦會將從125%降至10%,及暫緩「對等關稅」90天。
綜合《金融時報》及《彭博社》報道,聲明指美國會取消加徵關稅中的91%,並暫緩實施24%「對等關稅」90天,意味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由145%降至30%,總下降幅度達減115%。
中國亦承諾撤銷91%的「反制性關稅」,保留10%入口關稅不變,其餘24%則同樣設有90天緩衝期。此外,北京亦同意暫停自4月2日以來針對美方實施的其他非關稅反制措施。
協議生效前,美國針對中國商品的進口稅高達145%,當中包括20%的芬太尼相關稅項及報復與對等關稅。
聲明未觸及芬太尼部分,因此該稅項仍將保留。而中國則向美國商品加徵最高達125%的關稅,主要來自對等與報復性措施。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美方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率領的美國官員,上週末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帶領的中國代表團,在瑞士常駐聯合國大使官邸舉行為期2天的貿易會談。
美方稱,與中方已有共識不希望脫鈎,並同意實現貿易平衡。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形容,雙方貿易談判取得實質進展,暫緩措施符合兩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期待,也符合兩國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發言人表示,希望美國以今次會談為基礎,與中國繼續就貿易發展相向而行。
早前,英國是首個就美國關稅與美方達成貿易協議的受影響國家。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方除了同意降低汽車及金屬入口關稅外,附帶條件為英國必須「致力於迅速配合美方對供應鏈安全,及相關生產設施擁有權的要求」。
《每日電訊報》 引述英國官員指,英美兩國「有意就有效實施投資安全進行合作」,預計相關措施針對中國,可能涉及阻止中資企業在英國的基建收購。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