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倫敦港人運動會於 9 月 13 日順利舉行,設有多項個人及團體賽事,包括跳高、跳遠、接力賽及拔河等,吸引逾百名港人參加。在異鄉的運動場上,大家不單為獎牌而戰,更藉此重拾昔日校園陸運會的熱血與團結。
熱血重燃:參加者為團隊精神而戰
在英港人 Leon 特地報名參加今次運動會。他笑言,自己多年未有參加比賽,這次是為了重拾熱愛運動的初心,也希望藉此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報名了 3000 米長跑、4×100 米接力賽和拔河。主要是朋友邀請我參加團體賽,我覺得這是體驗團隊合作精神的好機會。」
Leon 回想,自己上一次參加運動會已是十多年前的中學時期,當時熱衷長跑,也曾參與游泳、公路單車及拳擊比賽。他期望今次能奪得獎牌,但更希望能組織一班朋友,一起持續鍛鍊、強身健體。
跑出新生活:在英國找回生活節奏
與 Leon 一樣熱愛跑步的,還有 Kowan 和阿斌。他們表示,過往在香港生活忙碌,移居英國後才有機會重新拾起長跑的習慣。
「移居倫敦後我才重拾長跑,有時也會報名參加 5 公里或 10 公里的賽事。這次報名參加 400 米、1500 米和 3000 米三項個人賽。」
Kowan 說,自己自去年八、九月起訂立目標,每月跑 100 公里,但因左腳舊患未癒而暫停。不過,他仍堅持保持運動習慣:「跑步隨時隨地都可以,不論上班前或下班後,只要想動就能跑,最重要是讓自己更健康。」
阿斌亦希望藉這次運動會重新建立運動習慣,並在賽後繼續堅持。他同時擔任大會義工,幫忙籌備及現場支援。
「我時間比較彈性,所以都主動參與義工工作。這不只是運動會,更是一個凝聚香港人的契機。平時我們可能只在市集或年宵見面,但透過運動,大家的連結更真實、更團結。」
主辦方:希望運動成為港人凝聚的力量
細葉榕人道支援基金成員 Thomas 是今次運動會的主辦方代表。他認為,運動會不僅是比賽,更是一種社群的凝聚。
「以往大家多參與政治集會或市集,但活動地點分散。這次運動會能讓大家真正聚在一起,也為不同港人組織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
「舉辦不同民間活動,令大家更團結,甚至喚起大家在中學時期的熱血!」Thomas 說。
Thomas 分享,細葉榕早在兩、三年前已與其他港人機構討論舉辦港人運動會的構想。直到今年,隨著多個港人團體日漸成熟,終於得以成事。他坦言,籌備工作從半年前展開,雖然是第一次舉辦,仍有不少地方未臻完善,但成果令人鼓舞。
他透露,伯明翰及曼徹斯特等城市的港人組織亦表示有意效法舉辦類似活動:「先把第一屆辦好,第二、第三屆就會更容易。」
青春再現:懷念校園陸運會的時光
26 歲的 Olivia 移居英國一年,這次特意報名參加,希望能與老朋友重聚,也結識新朋友。
「我移居到英國已經一年,沒太多機會認識新朋友,我認為這個運動會可以將香港人重新聚集,同時亦是大家的童年回憶,因為以往讀書每年都有陸運會,覺得很青春,十分懷念讀書時期的活動!」Olivia說。
「移英後機會不多認識人,這個運動會讓香港人重新聚在一起。這讓我想起中學時期的陸運會,感覺很青春,也很懷念那段時光。」
她笑言,自己並非為了獎牌而來:「最重要是參與過程,以及身邊和誰一起比賽。那種團結的感覺,比任何獎項都珍貴。」
是次運動會所有賽事均設冠、亞、季軍,不同年齡組別亦設有總冠軍,運動會的報名費扣除所有成本後,會平均分配給細葉榕、港援、港僑等服務在英港人的組織,及支援在港同路人,期望很快有第二屆!
棱角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