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申請改建倫敦舊皇家鑄幣廠為超級大使館,政府下周舉行聽證會。約4千名在英港人、台灣人、維吾爾人等周六(8日)於舊皇家鑄幣廠外集會反對計劃,冀以行動證明大使館選址不利附近交通。集會期間至少一男一女示威者被警方強行帶走,據悉,被捕者均有律師協助。示威者一度圍堵警車要求放人,雙方爆發輕微衝突。由於示威人數超出預期,警方多次增派警力維持秩序及交通,舊皇家鑄幣廠外的十字路口一度全線封閉,約100米外的倫敦塔橋亦短暫封路。
警方原本將舊皇家鑄幣廠外一片行人路段劃為集會場地,但由於人數在短時間內急增至高峰期約四千人。警方其後加封行人路外一條行車線,但仍然無法消化陸續抵達的示威人士。集會開始後約半小時,人群幾乎迫滿舊皇家鑄幣廠外整個十字路口,警方無奈安排多條行車線暫時停駛,包括連接倫敦著名景點倫敦塔橋的兩條行車線。
由於參與示威人數眾多,大部份示威者需要站出馬路,期間一名女子突然被數名警員帶走,並拖行至倫敦當代藝術學院門外的警車。大批示威者隨即跟上,圍堵警車及附近道路要求放人,有示威者情緒激動,雙方一度爆發衝突。
衝突期間,再有一名男子被警方制服於地上,他被強行除去口罩,露出面部。他被警方鎖上手銬帶上警車,保守黨議員施志安及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上前向警方追問情況。同時,警方多次增派人手維持現場秩序及交通情況。
據悉,兩名示威者均有律師協助,並一同到達警署接受調查。《棱角》已向倫敦都會警察廳查詢有關示威期間的拘捕行動,正等候回覆。示威期間亦有數名示威者不適倒地,急救人員上前急救,救護車迅速抵達現場協助,在示威者開路後順利離開。
有居住在英國其他城市,如列斯、曼徹斯特及格拉斯哥的港人,特意合租旅遊巴前往倫敦參與集會。來自諾定咸的港人Lena向《棱角》表示,兩星期前已經有當地港人自發組織及租車,「旅遊巴只能載37人,我們一行共有50人,所以有人負責駕駛私家車一同抵達倫敦。」她希望以人群力量證明大使館選址引發的示威活動,足以癱瘓倫敦市中心的交通,「我們不希望中國在倫敦『插旗』,變相助長他們跨境鎮壓及滲透,好感動來到見到好多人,好開心看見香港人再次團結。」
集會原定當地時間下午兩點至四點舉行,部份人下午一時已經冒雨在舊皇家鑄幣廠外聚集。部份示威者手持自製標語,文宣,橫額等表達訴求;亦有示威人士高舉光復香港旗、港英旗、代表西藏人、維吾爾人旗幟等。多名跨黨派議員亦有到場支持,包括保守黨影子保安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保守黨議員施志安、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前香港區議員(現自由民黨議員)吳兆康、「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
英國工黨政府早前在反對聲下主動「開綠燈」,指倫敦警察廳不再反對大使館選址會影響附近一帶的交通及治安,引發多個受中國壓迫的民間組織,包括在英港人等不滿。倫敦塔村市(Tower Hamlets Council)市議會去年底曾一致反對中國計劃於市內興建超級大使館。英國政府不服結果,宣布將於周二(11日)召開聽證會,預計歷時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