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最新 倫敦炸彈恐襲20周年|官方...

倫敦炸彈恐襲20周年|官方舉行多場紀念活動 港人憶述事發當日市內交通中斷

2005年7月7日,倫敦發生 4 宗自殺式炸彈連環襲擊,造成 52 人死亡,逾 700 人受傷。警方其後確認施襲者為 4 名英籍極端伊斯蘭分子,並定性事件屬恐怖主義活動。
政府周一 ( 7 日)於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舉行紀念活動悼念死難者,多名死難者家屬、生還者、前政府官員獲邀出席。
當日首宗炸彈襲擊於上午繁忙時間約 8 時 50 分發生,地鐵 Aldgate 站、Edgware Road 站、及 Russell Square 站共三輛列車,幾乎於同一時間分別發生爆炸,導致地鐵 Circle Line 與 Piccadilly Line 停駛。
港人憶述事發當日市內交通中斷

《棱角》記者廿年前身在倫敦,回憶《BBC》當時早上報導,地鐵 Circle Line 因電力故障停止服務,《天空電視》及 《itv》 則報導是炸彈襲擊,網上亦開始有圖片及證言,說是恐怖襲擊。

經濟師,前南區區議員林浩波當時亦在倫敦工作,早上八時多在 Liverpool Street 任職銀行後勤部門的公司附近下車,「後勤可以八點幾,九點返工,我嗰時都幾近個 issue。」

當時,BBC 堅持報導是電網故障令部分地鐵停駛,其後英國國家電網 National Grid 確認並非電網故障。

間隔約一小時後,再有巴士在駛經市中心 Tavistock Square 時發生爆炸,BBC 才改稱是炸彈襲擊。

林浩波憶述,得知地鐵及巴士多宗爆炸消息後,公司即時疏散全部人離開,「千幾二千人係街上等一大輪」。當時街上公共交通中斷,以至的士亦停駛,只能步行兩小時回家。

事件後,倫敦富時 100 指數一度下跌 200 點,創 2003 年伊拉克戰爭以來最大跌幅,英鎊一度下探近 1%,但對倫敦市面影響輕微,股市隔日亦已反彈,倫敦人如常上班。

時任市長 Ken Livingstone 當時身在新加坡出席倫敦奪得 2012 年奧運主辦權。自命社會主義者的工他譴責暴力及襲擊者,其後批判炸彈襲擊是果,西方社會為石油干預中東阿拉伯人國土為因

綜合多家英媒報導,倫敦警方及情報機關調查後確認,襲擊由 4 名本土英籍極端伊斯蘭分子策劃,他們均來自英格蘭北部,其中三人是英國穆斯林第二代移民。

警方指,他們受基地組織(Al-Qaeda)極端思想影響,對英、美在中東的軍事行動抱有強烈憤懣。

雖然「7.7倫敦炸彈恐襲」並非由基地組織直接策劃,但手法與其風格相似,突顯當時本土激進化浪潮正迅速蔓延。

官方舉行多場紀念活動

首相施紀賢及倫敦市長簡世德(Sadiq Khan)周一早上到海德公園的「7·7紀念柱」獻花, 8 時 50 分,為遇難者默哀一分鐘。

其後悼念活動移師至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由事件中倖存者宣讀 52 名遇難者的名字,伴隨 52,000 片白花瓣從天花板緩緩飄落。

前首相文翠珊(Teresa May)及保守黨黨魁栢丹娜(Kemi Badenoch)、愛丁堡公爵夫人均受邀出席。

新聞來源:《BBC》、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