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舉行多場大選,多國民眾一人一票選出能夠代表自己的候選人,盡公民責任為國家的未來寫下新一章。台灣民進黨打破「8年宿命」連續三屆執政;英國工黨大勝,相隔14年後重新執政;美國大選選情激烈,共和黨特朗普最終勝出再度入主白宮。《棱角》團隊利用有限資源,走訪台灣、英國及美國採訪選戰,與讀者一同見證歷史。同時,國際形勢仍然不穩,俄烏、以哈衝突持續;敘利亞極權政府倒台,總統敗走俄羅斯尋求政治庇護;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因「戒嚴風波」被二次彈劾,法院更首次批准拘捕總統。
台灣
今次大選吸引年輕一代參與,有聲音一度擔心年輕選民會受媒體及社交平台影響不利選情。民進黨賴清德、蕭美琴最終以558萬票當選正副總統,得票率為40.05%。惟立法院大洗牌,國民黨成第一大黨,但三黨議席均不過半,衍生之後多次出現立法院衝突及「青鳥行動」,反對國民黨暴力通過具爭議性議案。
賴清德在當選宣言中表示,「在民主與威權之間,我們選擇站在民主陣營的這一邊」,他強調要在民主路上與國際盟友同行,今次選舉沒有讓外部勢力的介選得逞。有民進黨支持者表示,過去8年,台灣在國際上能見度提高了不少,但仍擔心對中國的戰爭威脅;有選民認為,無論誰執政都不會改變對岸領導人的想法。
英國
保守黨執政期間經歷脫歐、內閣醜聞、到民生及移民問題,均為其蒙上污點,選前仍難以挽回民意,最終由工黨入主唐寧街,事隔14年再度執政。
今屆大選亦是英國開放BNO簽證後的首次大選,部份移英港人成為「首投族」參與民主選舉,投票意向主要受各政黨的對華政策影響,其次關注民生及經濟等社會議題。
移居英國的前中西區區議員吳兆康,加入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及首次參選禾京咸區議會(Wokingham Council)選舉即當選。
美國
民主黨及共和黨選前支持率爭持不下,記者直擊關鍵戰場賓夕法尼亞州,選情激烈氣氛濃厚。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最終順利拿下了賓夕法尼亞及喬治亞等多個關鍵搖擺州份,當選總統再次入主白宮。
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為特朗普站台惹爭議,馬斯克大約投入了1.2億美元支持特朗普競選,更因為向搖擺州選民發放獎金而陷入賄選風波。特朗普其後表示,已提名馬斯克加入內閣。
敘利亞
敍利亞反對派武裝12月初凌晨進攻首都大馬士革市,成功推翻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長達24年的政權。俄羅斯傳媒引述克里姆林宮消息指,巴沙爾與家人搭飛機在俄羅斯時間周日抵達莫斯科,並獲俄羅斯政治庇護。
巴沙爾來自阿薩德家族,其父親已經統治敍利亞近30年,2000年隨著父親離世,巴沙爾繼承總統之位,至今24年。受阿拉伯之春的民主浪潮影響,2011年敍利亞爆發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活動,要求巴沙爾辭職,其後演變成內戰。內戰持續十餘年,至今造成超過50萬人死亡,超過12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如今他倒台後,人民紛紛上街慶祝「暴君倒台」。
南韓
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令,指責反對黨控制議會令政府施政陷入癱瘓,需透過戒嚴剷除親朝勢力,觸發反對黨及民眾不滿,一度演變成示威衝突。韓國檢方認為尹錫悅發動內亂;國會就彈劾尹錫悅舉行兩次表決成功。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