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香港教區一直定位為連接中國,與世界共融的橋樑。主教周守仁樞機繼走訪上海及北京教區後,九月中應邀前往澳洲出席講座,再次重申要以對話及同理心跟中國及共產黨築建橋樑,「共產黨人都係人,都有渴求愛、尊重同理解的心」。
周樞機解釋,中國天主教會面臨複雜處境,指中國政府非常了解外間及教廷情況,並非二元及有不同聲音。他需要以同理心打開溝通可能,促進中國教會同政府的對話及理解。
他亦澄清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無坐過一日監,無一日被軟禁」,指西方傳媒或報道有誤。
當被問到香港教會發展時,周稱雖然有人批評「一國兩制」中兩制已死,但因香港對中國仍然重要,每日情況都如中梵臨時協議在變化,宗教自由仍完好,未有宗教迫害出現。
「縱然現時有國民教育,但如何教國民教育,以及將之與宗教教育融合,會是教育的藝術。」
多份天主教媒體均批評,周守仁的說法如同跟陳日君割蓆,洗白中國壓迫香港及教會。有學者亦指,如果香港仍然存在宗教自由,香港教會就可以自由地舉行公開悼念六四的彌撒,積極就社會議題發聲的「正義和平委員會」也不需要易名,陳日君樞機不會因《國安法》「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保釋候查超過三年,人身自由受限。
另外有意大利天主教媒體聲稱,教廷或會再如五年前,嘗試任命獲北京認可的蔡惠民副主教為第二位輔理主教。
《棱角》曾向多名神職人員及消息人士查證,僅能確認榮休主教湯漢樞機,將與蔡惠民副主教於周六(4日)到梵蒂岡會見教宗,但未能確認出訪行程或理由。
有不願具名的學者估計,蔡惠民在香港掌管傳播事務和神學院,對慣於抓緊意識型態的中共來說是有力統戰對象,又指因周樞機日後有可能獲提拔擔任亞洲地區,甚至梵蒂岡的領導事務,北京自然不欲現時為輔理主教的夏志誠接任教區主教。
周守仁:以同理心打開對話
周樞機對《公教報》總結行程時,指期望更多人明白對話的可能性,不能一蹴而就,為的是建立長期關係。他在分享中引用利瑪竇神父(Matteo Ricci)以西洋鐘錶打入中國官廷的故事,指要有方法慢慢跟對方建立友誼及關係。
他又指,海外教友往往只透過傳媒或意見領袖去了解中國教會的情況,故要分享經驗,提供多一個角度,並邀請教友來港親眼觀看,指自己仍可以出席類似講座、教會可以自由委任神父,學校內可推行宗教教育,宗教自由未有影響,亦無宗教迫害。
他在悉尼巴拉瑪打教區(Parramatta)講座稱,雖然有時未必認同中國一些做法,如無神論,但共產黨人「都是人,有家庭,有個人面對困難」,要用婉轉、誠懇方式向對方表達嘗試新方法,反而可以令對方理解。
香港有新現實 移民令堂區一代人真空
周樞機亦形容香港有不少改變,「要認識新的現實,跟我成長時不同」,更因意識形態及「顏色」更形分化,提醒應該重視人與人關係,不應令政治成為「生活基本養分… 政治不能餵飽我們。」
他亦指,2019 年反修例運動及《國安法》後,有一批年輕人對教會「不作為」感失望而離開教會,近 30 萬人,包括大批家庭,亦移民離港,令教會出現 30 至 40 歲一代的斷層,需要由 20 多歲青年接力。
傳言教廷再任命輔理主教 學者:或為抓緊意識形態
周樞機的講座被公開報道之際,意大利天主教媒體《Daily Compass》聲稱,教廷或會再次嘗試任命獲北京認可的蔡惠民副主教為香港教區第二位輔理主教,重覆五年前爭議。
《Daily Compass》主編 Riccardo Cascioli 稱,蔡惠民副主教會於周六(4日)陪同榮休主教湯漢樞機到梵蒂岡會見教宗,預料是為其輔理主教任命。
《棱角》曾向多名神職人員及消息人士查證,僅能確認榮休主教湯漢樞機,將與蔡惠民副主教於周六(4日)到梵蒂岡會見教宗良十四世,但未能確認出訪行程或理由。
天主教香港社會傳播處則回覆,不會確認湯漢樞機的私人行程。
上任主教楊鳴章因病於 2019 年 1 月去世,教廷原本屬意由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接任主教,但因夏志誠支持反修例運動,令教廷一度擔憂觸怒北京而改變決定,打算委任與北京有良好關係的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校長蔡惠民神父為主教。
消息在 2020 年傳出後,教區內外反應甚大,部分信徒擔憂部分支持社會運動的教區機構及人士會被打壓,更加上《國安法》推出,教區改由宗座署理湯漢樞機管理。
直至 2021 年 5 月,教廷才委任時任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周守仁為新主教。
有不願具名的學者估計,蔡惠民在香港掌管傳播事務和神學院,對慣於抓緊意識型態的中共來說是有力統戰對象,而因周樞機日後有可能獲提拔擔任亞洲地區,甚至梵蒂岡的領導事務,北京自然不欲現時為輔理主教的夏志誠接任教區主教。
該名學者分析,由於周樞機在樞機團的年齡和會齡相對年輕,日後大有可能獲提拔擔任亞洲地區甚至梵蒂岡的領導事務,結果是香港教區主教的職位將會懸空,任命蔡惠民為輔理主教的傳言並非完全沒有根據。
「時至今日,北京已用國安法全面整肅香港,包括削弱香港的宗教自由。如果香港仍然存在宗教自由,香港教會就可以自由地舉行公開悼念六四的彌撒,以前積極就社會議題發聲的「正義和平委員會」也不需要易名,陳日君樞機也不會繼續被當局以國安法的罪名保釋候查超過三年,限制其人身自由。」
「所以在這惡劣的人權環境下,要任命一名獲北京祝福的神父擔任輔理主教,也不會面對教內教外的阻力。」
該名學者又指,比較在自由民主國家的天主教會,《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的宗教畫像可以放在紐約的主教座堂,以至天主教大學中,但在香港其的名字卻成為教會禁忌,教會更要配合中國九三「抗戰」紀念的外宣統戰工作。
「這正好反映香港失去言論自由和自主權,也會牽連基督宗教的發展。」
亦有消息人士認為,蔡惠民副主教主理的聖神修院神哲學院近月改制,蔡應忙於處理行政問題,無暇再任更多工作;又指現時夏志誠輔理主教已可到上海及北京出訪,主教們跟中國矛盾已不大,無需要再選任新的輔理主教,「除非周樞機覺得有需要吧。」
根據《天主教法典》第 403 條 1 項,「因教區牧靈之需要,由於教區主教之要求,得設置一位或多位輔理主教;輔理主教無繼承權」
新聞來源:《Catholic Weekly》、《Daily Compass》、《The Catholic Herald》、《National Catholic Review》、《The Pillar》、《自由亞洲電台》、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