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執政工黨的對華立場一直是居英港人關注的議題。「47人案」周二(19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後,多國主要官員、政治及人權組織、海外港人組織等發聲明譴責。英國首相施紀賢則在記者會及BBC訪問中,兩度拒絕公開譴責;加上施紀賢上周藉20國集團(G20)峰會期間首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交談。有居英港人質疑施紀賢上任後背叛港人,自發去信唐寧街首相府,促英方譴責及要求港府釋放因《國安法》被捕人士。
信中表示,英國政府近日積極尋求與中國恢復經濟聯繫,令在英港人,尤其是持英國國民(海外)(BNO)簽證移英的香港人對自由和權利感到擔憂,「敦促英國政府致力捍衛民主和人權的價值,重申英國作為人權堅定捍衛者的角色。」他們亦分別致函保守黨領袖R.H. Kemi Badenoch,自由民主黨領袖 R.H. Sir Ed Davey,綠黨領袖 M.P. Carla Denyer 及 M.P. Adrian Ramsay。
他們促首相施紀賢公開重申英國對《中英聯合聲明》作為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協議的承諾,並追究中、英違反聲明的責任;積極要求港府釋放因《國安法》或《基本法》23條而被不公平拘捕的人,包括政治犯、記者和人權捍衛者;將人權議題納入與中國的任何談判或協議中,確保雙方的貿易合作不會以犧牲香港的自由作為代價;並要求繼續支持在英港人,幫助他們重建有尊嚴和安全的生活。
英國京士頓學院社會及社區工作講師龔偉森接受《棱角》訪問時解釋,過去保守黨政府在處理脫歐和疫情令英國在國際上邊緣化,因此施紀賢在香港議題上取態未見進取,「但明顯地,這手法與普遍居英港人的期望有巨大的落差。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可以見到,香港人對施紀賢恢復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感到失望和反感」。
據BBC報道,施紀賢在G20峰會強調「強而有力的英中關係」對雙方的重要性,希望加強雙方在全球穩定、氣候變遷和經濟成長等共同合作領域。其後,施紀賢與習近平會面時提及人權、台海及黎智英案等敏感議題,周邊記者即時遭驅趕,施紀賢亦未有大反應。龔偉森批評,「這些表現不單令香港人感到他是懦弱的,甚至懷疑是否放棄香港人以及自由民主和人權的價值以獲得經濟的發展。」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