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中國 跨境鎮壓 | 英警方囑劉珈...

跨境鎮壓 | 英警方囑劉珈汶勿出席公開集會免遭打壓

Joanna Chan 攝 / Instagram @c.s.joann / Freelance
被香港警方懸紅通緝百萬港元的前香港區議員、香港民主委員會(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高級國際倡議幹事劉珈汶向《棱角》指,其居住地所屬泰晤士河谷警察局(Thames Valley Police),敦促她「停止可能帶來風險的活動」及「避免參與公開集會」。
劉珈汶批評,此舉形同叫她「噤聲」及自我審查。
劉珈汶不憤英國警方無認真對待跨境鎮壓,亦不明白嚴重性,特別是比對澳洲警方處理同被通緝的任建峰時,反是鼓勵他繼續現身集會及進行倡議工作,警方會盡力保護。
「警察就有一次打嚟同我講,Oh we heard your murmur to the press and MPs,視我跟媒體及議員抱怨… 」
她亦提到英國政府對修訂《引渡法》是打開「後門」,忽視中港常用非政治檢控,先引渡回國後,再加控國安控罪,令香港人群體感到不被支持。
「我哋係被一個咁大嘅極權國家去打壓,英國政府一步步地令香港人失望,不論是我一個有『懸紅通緝』的個人層面上,還是整個群體的安全性層面上,我都不覺得英國政府是有做一些很『有意義』的支持。」
泰晤士河谷警察局對《衛報》表示,不會確認或否認任何可能正受保護的個人詳情,也不會確認或否認我們可能採用的保護策略,因會削弱相關行動。
劉珈汶近日亦是親建制 Facebook 專頁以 AI Deepfake 針對性抹黑的受害者。
劉珈汶:英警方處理令人費解

《棱角》檢視該份警方三月時上門聯絡,叫劉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建議她搬屋、更改日常行程、使用VPN、攜帶 Panic Alarm 或 AirTag 等,亦呼籲她不會將自己「置於險境」中。

今年二月底《美國之音》獨家報導,劉在伯克郡美登赫(Maidenhead)的鄰居收到來自香港、呼籲舉報她的信件,指如果將她送到中國大使館,可以獲得港幣 100 萬元賞金。

劉珈汶說,她有就事件跟同被懸紅通緝和收到匿名信件,身在澳洲的任建峰溝通後,發現英國警方的建議令人費解。

任建峰覺得瘋狂,因為澳洲警方以及澳洲政府,是鼓勵他繼續做公開活動,或者繼續倡議,再嘗試去保護他,英國政府是『調返轉』反其道而行。」

她指三月時要簽署文件,一直「條氣唔係好順」,跟媒體及國會議員對話後,對方會寫信要求內政部或警方回應,料不到警方卻指她跟媒體及議員「抱怨」。

「嘩,那個不是 murmur,是我倡議工作一部分,同時為我自己發聲。」

「我覺得警察這個態度一來很不認真啦,亦無認真對待我們是係被一個咁大嘅極權國家去打壓囉。」

她在五月之後未有收取任何警察關於個匿名信調查的進展,亦指每一次均是媒體報導後,警方才會再聯絡,不明白跨境鎮壓的嚴重性。

英國會報告:應訓練執法人員專職處理

英國國會人權聯合委員會周三(30日)發布《跨境鎮壓在英國 Transnational Repression in the UK》報告,揭示中國、俄羅斯及伊朗等國家在英國境內施行跨境鎮壓的嚴重問題,威脅英國作為安全避風港的地位。

報告建議設立專線熱線,配備熟悉跨境鎮壓策略的專業執法人員,並提供多語言服務,以增強受害者信心。

泰晤士河谷警察局的警察及犯罪事務專員(Police and Crime Commissioner)為保守黨籍 Matthew Barber。

英國自 2012年起,在除倫敦之外的 41 個警察署區改革為民選警察及犯罪事務專員,以助警隊更好向公眾問責。

警察及犯罪事務專員負責地區的「整體警務」,負責制定警務工作計劃,匯報年度總結,管理預算和社區安全津貼,以及雇佣和解雇警長。

倫敦警察廳(Met Police)則直接受倫敦市長和內政大臣監管。

新聞來源:《美國之音》、《衛報》、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