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 Welcomes Refugees 及West Midlands HongKonger Support CIC(下稱「研究團隊」)周三(30日)發表2025年移英港人就業情況及就業保障調查,發現有12.9%受訪者無業或待業均高於英國整體,亦不熟悉勞工保障而被欺壓。
前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鼓勵移英港人關注勞工法例改革,及加入工會。學者亦指,現時勞工法例對勞工僅有低限度保障,港人需要有組織地集體發聲。
研究團隊於2025年3月30日至4月19日期間,在網上向18歲以上透過BNO計劃移居英國的香港移民群體派發問卷,了解他們的就業情況。
收到603份有效回應中,360人擁有全職工作(每週工作35小時或以上),165人擁有兼職工作,另外有78人無業或待業,高於英國整體失業率。
調查亦發現,多達32%的受訪者有開工不足的情況,每周只有29小時或以下的工時。75.3%受訪者表示只有一份工作,但仍有接近兩成(17.2%)受訪者表示有兩至三份工作,顯示移英港人中,有一定數量的人除了正職以外,需要從事兼職工作維持生計。
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間,英國整體就業率是75.1%,當中全職受僱工作人口比率是66%,兼職受僱工作人口比率是21%,全職及兼職自僱工作人口比率是13%。整體失業率為4.4%。
13%受訪者沒有簽定書面合約 兩成不知道有薪法定假期
調查留意到有部分受訪者對就業保障認知不足,在525名擁有全職或兼職工作的受訪者當中,13%表示沒有向僱主簽定書面合約,更有2.6%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有書面合約。
另外,平均74%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擁有薪法定假期及有薪年假,但仍有接近20%表示「沒有」或「不知道」,顯示部份受訪者對自己應得的就業保障認為未必足夠。
有受訪者表示曾經在一間汽車零件廠以「零工時合約 Zero Hour Contract」工作,有同事因生病請假而被工廠以「無故缺席」為由無理解僱,亦有香港員工因為想請長假而被工廠以「崗位人手過多」為理由辭退。
另有護理員表示,在輪班期間遭到同事肢體攻擊,以書面形式向經理報告後,該名同事仍然和受害者一同工作,她不知道如何面對不公平待遇,甚至霸凌和種族歧視,直至加入工會後才得到真正的支援。
有份設計及監修問卷的民意調查學者鍾劍華提到,「香港人似乎對工會排拒。」同場評論的英國伯明翰大學商學院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謝馥盈指出,今次調查跟2023由其大學進行的調查所得數據相若,均反映香港人有職級下降問題,但較少透過工會集體渠道發聲。
她直言,現時的勞工法例對勞工僅有低限度保障,其實更需要有組織地集體談判。「在英港人對英國工會有如同對香港工會的期望,期望他們在有危機時介入。」而在沒有即時危機時加入工會,每月交會費,以定期的勞資協商來談判長線工作條件,「對移英港人來說是陌生的。」
蒙兆達:最有力支援是加入工會
前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在記者會表示:「為數不少香港人不知道英國勞工法例保障基本福利,最有力支援是加入工會。」他鼓勵移英港人關注勞工法例改革,包括取消零工時合約,又指很多人對勞工改革有誤解,取締零工時合約不等於令工作機會消失。
謝馥盈亦補充,有港人加入工會後想組織其他人,但未必得到工會制度上的支援,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參與工會架構,她認為加深港人對英國工會的理解,是日後可努力的方向。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