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周一(8日)下午就永居門檻維持 「5+1」 安排辯論三小時,出席議員壓倒性支持 BN(O) 簽證及技術勞工簽證(Skilled Worker Visa)維持現有安排,批評修改猶如跑半馬或足球比賽中間搬龍門(Shifting a goalpost),亦會令北京一直聲稱對英國不會對 BN(O) 簽證守信的政治宣傳成真。
首日履新的內政部邊境安全及難民國務大臣 Alex Norris 沒有就安排作出確切承諾,僅稱未有時間表,仍要繼續諮詢。
有以技術勞工簽證留英的港人大學教授跟《棱角》點明,英國政府無視因政策不確定,而陷去留兩難者,有一大部分是和英國有密切歷史關係的英聯邦國家國民(Commonwealth Nation citizens)。
Clapham and Brixton Hill 的工黨議員 Bell Ribeiro-Addy 強調,這些來自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印度、加納及孟加拉的國民,只要持合法簽證已可以在英國投票,「他們在英的家人朋友,必然會有意見。」
亦有持技術勞工簽證來英工作的美國人向《棱角》稱,理解香港人的擔憂,認同早已預計五年可獲永居,政府應該一致及公平對待所有簽證申請人,不應令移民徒添擔憂。
聯署辯論會由工黨南諾福克區(South Norfolk)國會議員 Ben Goldsborough 開辯。他在開辯時指出,政府如修改「5+1」年期將猶如搬龍門(Shifting a goalpost) ,亦令北京一直聲稱對英國不會守信的政治宣傳成真。
Chesterfield 選區的工黨 Toby Perkins 亦批評,縱然眾人都支持政府控制移民人數,但議題被人利用及武器化(weaponised),需要極小心處理。
保守黨議員,助理黨鞭 Katie Lam 則指,國會議員的首要責任及「神聖任務」,是要優先對待英國人民公平,而不是外國人。
48 名發言議員中,包括 36 名工黨議員、8 名自由民主黨議員、2 名保守黨議員,以及 2 名因為福利議題分歧,被工黨暫停黨籍的獨立議員。
數名港人聚居地的國會議員均有發聲支持維持 BN(O) 「5+1」安排。
今次國會辯論安排是因應早前有人發起的國會網上聯署,促請英國政府在建議的移民改革措施之中,豁免 BN(O) 簽證受到影響,包括維持住滿5年可申請永居的資格,以及只需通過 B1 英文試與 Life in the UK 考試。
截至周二(9日)英國時間下午2時,聯署人數達到 108,227人。
另一份國會網上聯署,促請英國政府在建議的移民改革措施之中,豁免現有技術工作簽證(Skilled Worker Visa)受到影響,包括維持住滿5年可申請永居的資格。截至周二英國時間下午2時,聯署人數亦達到 167,155人。
自由民主黨 Sutton and Cheam 區的 Luke Taylor 代表超過兩萬名聯署人發言,他表示大部分受移民改革措施影響的聯署者都是納稅人,他們維持醫院運作、經營小生意,並服務社區,尤其是在他所在的選區,不少人成為老師、醫生,甚至區議員。
他又指,很多香港移英家庭為了逃離中共壓迫而選擇在 Sutton 定居,而 BN(O) 簽證計劃為他們提供了一條安全路徑,這是源於《中英聯合聲明》,英國對香港的義務。
一旦 BN(O) 簽證持有人的永居申請(ILR)延長至十年,將對這些移英家庭帶來重重障礙,包括只持有香港特區護照者,將無法安全出境;現時的BNO學生無法負擔國際學生費用。
他續指,當初決定移英者都是基於「五年定居」這個承諾作出規劃,他們做出了很大犧牲,來這裡落地生根,因為他們相信英國會信守承諾。
自由民主黨 Carshalton and Wallington 區的 Bobby Dean 亦強調,其區內有 5,000 名香港人居住,英國修改 「5+1」 就是令北京的政治宣傳得逞。
他又問到,國會是否有具體時間表,何時完成諮詢程序,並取得諮詢結果。Alex Norris 未有就安排作出確切承諾。
被港府懸紅通輯的張晞晴,居於工黨議員 Alex Sobel 的列斯 (Leeds)Central and Headingley 選區內。他指過去數月的不確定情況,令港人及持技術勞工簽證者,都不肯定自己能否留在英國。
Warrington South 議員 Sarah Hall 區內有 2,400 名 BN(O) 港人,是簽名人數最多,超越區內選民 2% 的選區。 她強詞港人是鄰居、學校門前的家長、小店店主,以及教育及就業生力軍,「信任一旦打破就難以修補。」
另一鄰近伯明瀚(Birmingham)有近 2.6% 選民簽名的 Solihull West and Shirley,其保守黨議員 Dr Neil Shastri-Hurst 只有一句發言,認為改制破壞社會契約。
工黨 Nottingham Rushcliffe 議員 James Naish 同指區內亦有 2,000 名港人居住,他亦指北京將會振振有詞,認為「香港人相信英國,而英國打破協議。」
Milton Keynes Central 工黨議員 Emily Darlington 亦強調,BN(O) 全名是「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我們並非在談論香港人或中國人,而是因歷史關係而正式承認為英國國民(海外)的人。」
保守黨議員,助理黨鞭 Katie Lam 發言時則為「移民白皮書」的限制移民方案辯護,指多屆政府都無法控制移民人數,而技術工作簽證者付出的稅項亦不足以補貼公共服務及退休金開支,「曾犯罪、要求國家支搬、貢獻不足者,不應有新簽證、永居,以至取消永居。無合法居留簽證就要離開,移民就是這樣運作。」
她又指國會議員的首要責任及「神聖任務」,是要優先對待英國人民公平,而不是外國人。
但 Katie Lam 又稱「移民白皮書」的建議並不適用於特別原因而設立的 BN(O) 簽證計劃,應個別處理。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