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晤士報》報導,首次有英國國會議員被香港拒絕入境,而英國商業及貿易部國務大臣艾禮遜(Douglas Alexander)同時間卻仍在中國及香港招商。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未能確認是否因該議員屬聯盟成員而被拒入境,但批評香港此舉形同公開侮辱英國。
「如果英國任由事件發酵而沒有後果,老實說,我們是自作自受。」
自由民主黨巴斯(Bath)議員賀候絲(Wera Hobhouse)與丈夫原於週四(10日)飛往香港,探望新生孫兒。她於機場被扣留3小時,盤問其職業及行程目的,行李被搜查,護照被沒收,最後由四名入境處人員護送至登機門,5小時後被遣返英國。
她認為與她議員身份有關,指自己是1997年後首位被香港拒絕入境的國會議員。
賀候絲亦是「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成員,該聯盟致力推動民主國家在貿易、安全和人權等議題上對中國採取一致強硬政策。她亦曾批評香港對言論自由的打壓,及支持西藏。
霍布豪斯被拒入境三天前,英國商業及貿易部國務大臣艾禮遜(Douglas Alexander)及國防參謀長拉達金(Tony Radakin)同時到中國進行非公開訪問。艾禮遜據報近日身在香港,拉達金則是近十年來首次訪華的英國國防參謀長,會見了中國軍方高層。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創辦人裴倫德:英國被侮實自作自受
賀候絲跟丈夫原本計劃探望自2019年起在香港大學修讀研究院的兒子,以及其三個月大的孫兒。她的丈夫獲准入境,但決定一同回國。
賀候絲坦言從未到訪香港,近一年未跟兒子會面,當被告知決定時,「我的聲音在顫抖,我只是問:為什麼?請給我解釋。他們從未給我任何理由,這太殘忍… 我想見我的孫兒,想抱抱他。他三個月前出生,這有什麼問題?」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創辦人裴倫德批評,英國明明對香港負有法律和道義責任,去尋求更多中國貿易和投資是「獎勵他們破壞《中英聯合聲明》」。他強烈不滿政府做法,認為英國政府被公然侮辱,「我們向該政權展現如此軟弱的態度,不應驚訝會不被尊重。如果英國任由事件發酵而沒有後果,老實說,我們是自作自受。」
聯盟於英國凌晨於X帳號貼出跨黨派國會議員聯署,支持及聲援賀候絲。聯署聲明,拒絕國會議員入境香港的行徑是公然對國會的侮辱,借反對國會議員日常責任,挑戰英國的核心價值。
林德偉:深切關注,將緊急要求北京解釋
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回應事件,指英方深切關注,將緊急要求北京解釋。
自由民主黨黨魁戴維爵士(Sir Ed Davey)亦致函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要求他緊急會見賀候絲,及召見中國駐倫敦大使,「英國不能允許中國政府通過恐嚇我們的議員,試圖破壞我們的民主。」
2014年,英國國會一個事務委員會的成員曾計劃訪港監察雨傘運動,但北京警告會禁止其入境,結果未有成行。
香港入境處長郭俊峯日前見傳媒時稱,國安風險一直存在,處方絕對不會掉以輕心,會全方位阻截危害國安者進入本港,配合落實《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工作,繼續守好國家「南大門」。
上星期,兩名工黨議員Abtisam Mohamed及楊緣(Yuan Yang)隨國會代表團前往以色列時同被拒絕入境,以方稱兩人「散佈反以色列的仇恨言論」。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去年7月於台北召開年度峰會,其後中國駐馬拉威及岡比亞的大使曾緊急約見兩國高層官員,要求他們退出,以取消兩國總統原定的訪華行程,威脅兩國成員退出IPAC。最終兩國合共4名議員成員先後退出。
新聞來源:《星期日泰晤士報》、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