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力推動《馬格尼茨基法》(Magnitsky Act),制裁侵犯人權官員的英國金融家 Bill Browder,周四(13日)在一個研討會中提出,英國大學應該團結一致對抗中國壓力,令中國不敢利用禁止中國學生入讀,致使英國大學學術自由受損。
Bill Browder 認為英國大學提供優質教育價值,「中國可以對付一間大學,但不能對付整個英國教育制度 … 我敢保證中國學生仍會來中國」。他提出,英國政府可仿效美國總統特朗普,收回向中國「叩頭」而損害學術自由的大學資助經費,特別是現時美國針對移民情況下,更多學生會由美國改到英國。
而「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成員、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Sir Iain Duncan Smith)則提到,他曾與 24 間英國頂尖大學組成的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商討,對方相當懼怕(Petrified)中國而不敢行動,大學亦高度依賴中國學生付出的高額學費支撐,最終出現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因中國壓力,而一度暫停與維吾爾強逼勞工研究的醜聞。
「中國政府不喜歡她(Laura Murphy 教授)的研究,要求大學阻止她,否則停止讓中國學生到大學就讀,大學因著財政壓力,竟然粗暴地(atrociously)令她滅聲,直到她反擊控告大學才停止。」
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ommittee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周四(13日)的研討會是探討英美之間就制裁香港的政策差異,邀請被香港國安警以 100 萬港元懸紅通緝的張晞晴及劉祖廸出席及發言。劉祖廸特別提到,前香港特首梁振英一度想推動取消其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會員資格,但未有得逞。
施志安亦明言,正嘗試推動英國政府就中國及香港侵犯人權者施加更多制裁,「諷刺地,工黨一直是我推動針對新疆的制裁的最大盟友,亦反對我本人被中國制裁。但之後就沒有更多行動:他們發現原來有外交部這個部門,可以將一切推搪至外交官員身上。」
(編按:劉祖廸為《棱角》執行總監,本次報道中未有參與。)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