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傳媒連續兩日引述美國及英國政府消息,指英倫銀行(Bank of England)、半官方機構及外交官均反對中國在倫敦皇家鑄幣廠舊址興建「超級大使館」,擔憂中國利用新大使館截聽敏感資料。
有研究資訊安全的研究員亦同意,竊聽風險確實存在,可能對英國金融及政府通訊構成重大風險。
美國放風:英國央行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
英國《每日郵報》星期日引述美國特朗普政府國安顧問指出,據美國情報得知,英倫銀行認為「超級大使館」周邊設有多個數據中心,憂慮中國可利用新大使館來截聽鄰近金融中心區的敏感資料。
皇家鑄幣廠舊址地點位處倫敦金融城(The City)和金絲雀碼頭之間,兩者倫敦及英國的金融命脈。放風的美國官員稱,英國央行有向首相府表達反對意見。
有外交官說,如果中國駐英大使館遷至新地點,特朗普政府日後對於跟英國分享情報會有保留。
美國眾議院「對中國共產黨特設委員會」(Th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二月亦曾提及,大使館或被中國用以干預或竊聽英國極度敏感的關鍵金融基建。
研究員:中國竊聽風險存在
中國戰略風險研究所(China Strategic Risks Institute)研究員Athena Tong 一直研究討海底電纜及關鍵電訊設施對在情報戰的重要性。
她跟《棱角》分析,若中國大使館最終落成於倫敦金融城一個關鍵的電信樞紐旁,「竊聽的可能不會單是假設」,而是中國灰色地帶情報戰術的合理延伸。
「特別是在該館規模龐大,並設有地下電訊設施及光纖的情況下,將是英國國家安全防護體系中的一大盲點。」
擔任改建超級大使館項目的建築公司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 總監 Oliver Ulmer 在塔村市議會公聽會作供時,曾提到主大樓現有地庫將會用作機房及儲物,亦會計劃在大使館建築群中的海員登記大樓內加建地庫,再以隧道形式連接兩棟大樓。
Innovate UK :申請違反英國過去國防安全政策
《每日電訊報》周一(26日)則提到有保守黨成員引用資訊自由法,披露去年 10 月時,推動創科的半官方機構 Innovate UK 一位資深人員曾向房屋、社區暨地方政府事務部(Ministry of Housing,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發信,指使館選址毗鄰英國電訊(BT)服務金融城,載有大量光纖的電話機樓。
信中特別提到,批准中國的申請,將違反英國過去的國防、外交,以及通信安全審視。
報導指,該人兩年前亦曾警告,原本審議這項用地申請的塔村(Tower Hamlets)城鎮議會,沒有能力應付這類性質的申請。
正被中國制裁的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n Duncan Smith)在社交媒體分享報導,指前朝保守黨政府在英國情報人員警告情報竊聽風險下,封殺「超級大使館」計劃,現屆工黨政府卻恢復這個計劃。
中國或將大使館作政治監控與滲透行動樞紐
Athena Tong認為,北京向來不僅僅將大使館視為外交前哨,而是視為政治作戰、監控與滲透行動的運營樞紐,尤其是在倫敦這類具有戰略意義的國際城市。
「中國歷來有結合實體設施與網絡滲透進行訊號情報(SIGINT)蒐集的紀錄,若作情報用途,將可能對英國金融及政府通訊構成重大風險。」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裴倫德(Luke de Pulford)亦向《棱角》表示,他對英國竟會考慮讓敵對國家控制或然影響關鍵金融服務通訊的大動脈,感到非常震驚。
「中國在切斷通訊電纜及入侵關鍵基礎設施方面有著廣泛的記錄。」他強調,金融業是英國經濟命脈。
Athena Tong強調,這些風險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中國具體展現如何藉由系統性收集資料,以謀求經濟與政治優勢。
《每日郵報》上月曾報導,中國廣泛在英政府附近酒吧、酒店、公園設竊聽器。
美國科技公司 Lumen Technologies 在 6 Braham Street 及 Lumen Street 設有兩間數據中心,在「超級大使館」以北僅約500米;以東約1公里則有2間數據中心,分別由歐洲 AtlasEdge 和荷蘭雲端運算公司 LeaseWeb 擁有。
新聞來源:《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