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之際,美國眾議員再度提出《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要求審視及廢除香港駐美經貿辦的特權地位。
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政策和倡議專員許穎婷向《棱角》表示,希望法案盡快通過,亦期望曾推動此法案的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儘速向經貿辦下刀。
該法案由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聯席主席、共和黨新澤西州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 ,與前任聯席主席、被中國制裁的民主黨麻省眾議員麥高文(Jim McGovern) 於週一(7日)重新提出。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審視如香港已不再享有高度自治,應建議總統廢除經貿辦特權及豁免,其亦須在180天內停止運作。
史密斯在聲明中指出,經貿辦曾代表的香港繁榮,是建基於基本人權與自由的受保障之上,「但我們所有人所熟悉並尊崇的香港已不復存在。」他批評經貿辦正在散播中共政治宣傳,並監視居住在美國的香港人,這些行為必須停止。
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政策和倡議專員、《棱角》博客許穎婷認為,經貿辦是中國委員會著力針對的議題,希望儘快可在參議院推出相應法案,加快法案進度。她期望,曾推動此法案的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能在同僚支持下,直接向經貿辦下刀,審視經貿辦正享有的特權,「甚至終止經貿辦在美國的運作,不需要等到國會通過法案。」
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周三(9日)警告美方,若一意孤行必遭中方回擊。發言人不點名批評史密斯等詆毀抹黑香港經貿辦,暴露「其看不得香港安、見不得香港好的險惡用心」,敦促美方立即懸崖勒馬,停止干預香港事務。
法案去年曾在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惟未被參議院審議。當時香港政府強烈譴責美國眾議院詆毁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和抹黑香港人權狀況,批之為求政治目的,歪曲事實,刻意攻擊香港。
經貿辦近年被指從事間諜行動
目前香港經貿辦在華盛頓特區、紐約和三藩市,以及全球其他城市設有辦事處,原本為促進經濟和文化聯繫,不具備領事功能。根據美國法律,這些辦事處仍享有外交豁免權。
近年經貿辦捲入為香港進行間諜行動等指控。2023年,英國以《國家安全法案》檢控三名與倫敦經貿辦相關的人員涉嫌間諜活動,監視流亡英國的香港民運人士,其中一名被告Mattrew Trickett 提堂後數日在公園自盡。
去年,德國柏林當局亦以為中國進行間諜活動罪名逮捕三人,其中一人曾在香港貿易發展局工作。
史密斯上月亦提出法案,要求將香港駐華盛頓經貿辦外的街道,重新命名為「黎智英路」(Jimmy Lai Way);麥高文則在今年一月,聯同共和黨眾議員金映玉(Kim Young)提出《香港制裁法案》(Hong Kong Sanctions Act),要求美國總統審視48名香港政要,是否符合在美國法例下的制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