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中國 棱角拆局|大選結果將對中美...

棱角拆局|大選結果將對中美形勢有何影響?

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投票日登場,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和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經歷三個月來的唇槍舌劍之後,究竟誰將在未來四年入主白宮,很快便會有分曉。本屆大選如同2016、2020年兩屆一樣選情激烈,兩黨候選人在最終民調中幾乎不分高下;選民關心以及兩黨主打的議題亦涵蓋經濟、移民、墮胎權、醫療、司法改革等多個層面。對於美國選民而言,內政自然是投票的首要考量,但對美國以外的民眾而言,則往往更關心候選人在外交上的取態,而對並非居住在美國的港人來說,中美關係更是焦點所在。那麼究竟是次大選結果,將對中美形勢有何影響?賀錦麗和特朗普的對華立場又有何分別?

在展述兩人的分別之前,先老生常談地強調一點,在經歷過2010年代習近平倒退式集權、中美貿易磨擦、科技競爭、香港、台灣、新疆人權等一系列事件後,美國政界普遍已認為中共對美國構成了威脅,而遏制中共崛起也已成為兩黨政治精英不分黨派的共識。因此在過去幾年,無論是對中國官員、公司的制裁、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增加、對華科技出口限制、乃至增加對台軍售等措施,均是兩黨共同推動的結果,也都獲得兩黨絕大多數國會議員的支持。所以,兩黨並不存在所謂「親共」、「反共」的分別,對華立場的分別更多在細節、方法,而非在遏制中共崛起這個大原則上。可以說,無論賀錦麗或特朗普誰人上台,除非中國出現了意料之外的變化,中美對抗的形勢本質上不會有太大分別。

在賀錦麗和特朗普兩人之中,特朗普無疑是談論中國較多的一位。由於賀錦麗及民主黨的競選策略側重在捍衛民主、保障墮胎權、司法改革等內政議題上,賀本人亦未曾擔任過外交相關公職,無往績可尋,導致不少人對她的對華政策不甚了解。相比之下甚至會認為經常將「China」掛在嘴邊的特朗普對華態度更明確。然而,雖然賀本人在競選周期中對中國的着墨沒有其對手多,但目前執政的民主黨官員及國會議員的對華態度卻十分明確且有事實為證,在民主黨目前更為傾向「集體領導」、黨內沒有人可以「一錘定音」的權力架構下,賀錦麗倘若當選,亦基本上只會延續拜登政府的對華競爭策略。

可以預期,假若賀錦麗上台,對中國諸如電動車進口關稅、晶片核心技術出口限制、制裁軍工、無人機產業等措施只會繼續實施甚至加碼。美國與歐洲、東亞盟友加強連結、強化集體應對中國的策略亦不會改變。甚至可以說,民主黨對華政策的可預期性,對美國的盟友而言,有強心針的作用,有利於鞏固自由陣營的協作。

而另一邊廂,與民主黨可以預期的對華政策相比的,是特朗普那極不可預測、甚至近乎沒有原則的風格。特朗普在選戰中大打經濟及移民牌,大加關稅、對華貿易壁壘、制裁等措施成為他爭取藍領產業工人的賣點之一。他提倡的關稅政策要比民主黨只針對特定關鍵產品的做法更為激進,甚至有可能擴大至包括低階日用品等所有中國製品,若然他真的上台並將此付諸實行,無疑會對中國依賴出口的工業造成巨大衝擊。不過,此等激進措施也有可能會在短期內大幅拉高美國通脹率,傷及自身,能否真的推行、其成本是否合乎效益,顯然均是未知之數。

而且,特朗普的關稅、貿易政策,除了針對中國,也因其「美國優先」的理念,而延伸至包括歐洲、日、韓、台等美國盟邦。歐洲盟國是特朗普意欲開徵關稅的目標之一,他本人又曾多次表示「不明白為何美國要保護台灣」,更指責台灣半導體產業「搶了美國人的飯碗」,並要盟邦「交保護費」。這一種種言行作為,令到即使特朗普重新上台,並繼續兌現其遏制中共的路線,也會在盟邦間徒增內部矛盾,削弱聯盟協作、甚至讓中國有了從中分化離間的機會。假若美歐之間的關係因貿易矛盾惡化,一些在亞洲缺乏地緣利益的歐洲國家為了其經濟發展而轉向減少與中國的對抗、甚至加大經貿合作,絕非沒有可能。

而比起對盟友開徵關稅更為致命的是特朗普乃至其領導下的共和黨對烏克蘭的立場。與民主黨堅定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不同,共和黨此前一度阻撓援烏法案通過達數月之久,特朗普更是表達了希望以削減軍援逼烏克蘭與俄羅斯進行停戰談判的想法。在目前俄羅斯仍佔有烏東大片領土並在戰場保持優勢的情形下,現階段和談極有可能會以烏克蘭失去領土為代價,這點將嚴重打撃歐洲盟邦乃至台灣對美國的信心。當美國甘願對普京的強權妥協而放棄歐洲盟友的利益,歐洲盟國會否繼續與美國堅定地站在同一陣線,是一大疑問。而對台灣,信任問題就更直接,當美國連軍援也不願意提供給烏克蘭,又如何可以信任美國會介入到台海戰爭之中?甚至是日韓,也有可能因為基於對美不信任,而考慮採取一種更為和緩的對華政策。

因此,即使兩黨對華大原則均傾向於遏制中共,中美對抗的形勢本質上不會有太大分別,但特朗普的政策難以給予盟友「安全感」,無疑可能削弱自由陣營合作對抗中共的聯盟。儘管他比起民主黨更願意採取諸如全面對華關稅等激進措施,甚至可能一時興起有甚麼意外舉動,會讓中共措手不及,但這種激進和不可預測,卻也極具風險,亦不為盟國所樂見。相比之下,民主黨的對華政策雖然沉悶,但風險相對較低且易被盟邦接納。兩人乃至兩黨的路線,其實正分別代表了大膽激進和穩打穩紮的兩種對華遏制政策。至於哪條路線會入主白宮,很快便見分曉。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