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後的首個區議會選舉結束,港府花重金鼓勵選民投票,換來「史上最低」投票率。結果出爐,民建聯共取得109席,包括68個地委會議席及41個地區直選議席,得票率為41.7%,成為區議會第一大黨,細黨及中間派候選人全軍覆沒。民建聯主席陳克勤稱,結果符合預期,認為今次市民投票的氣氛和熱情比以往大。
區議會直選議席有88席,全部由傳統建制派當選,民建聯贏得最多議席,有41席,其中北區7名參選人全部當選;其次是工聯會,有18席;新民黨及經民聯各贏得4席。民建聯派出44人參選地區直選,最終取得41席,只有3人落敗,包南區東南的林浩瑋、觀塘東南的陳嘉文,及沙田南的祝慶台。地區委員會界別方面,民建聯派出的77人中,有68人取得議席。
民建聯其後召開記者會,陳克勤在會上表示,今次區議會選舉的候選人認真比拼政綱,鞏固愛國者治港的選舉文化,讓市民理性地選出區議員。他強調,今次市民投票的氣氛和熱情比以往大。有關投票率低的問題,他解釋原因有很多,或許因為候選人都是愛國者,選民投票熱情較低,或有人假期離港北上消費,「種種嘅原因都會影響到嗰個投票率,但你唔能夠話,一個原因就令到整個投票率降低。」
今次地方選區總投票率僅27.54%,只有逾119萬人投票,對比2019年71.23%投票率,大跌逾6成。傳統泛民及民主派在新制下無法入閘參選,陳克勤認為新制沒有排擠任何人,但有政黨因未能取得「三會」成員提名,即未能説服其為真正愛國者,相信若政黨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為真誠的愛國愛港政團,下屆選舉便可捲土重來。
棱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