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審計部門公布報告,指長和集團旗下港口子公司在當地的特許經營出現多項違規情況,估計損失達13億美元(約101億港元),當局計劃對參與批核及續約的的官員提出訴訟。
審計報告指,長和旗下的巴拿馬港口公司在1997年獲得位於運河兩端,巴爾博亞港及克里斯托瓦爾港經營權後,透過使用免稅分包商降低稅款,過去25年間為公司節省了至少8.5億美元稅金,佔原來應邀稅款約65%。
據巴拿馬審計部門估算,港口公司透過避稅、違反分成協議及拖欠款項,令政府共損失約13億美元。其中稅收損失為主要部分,約佔8.5億美元,公司亦被指未按協議向政府支付純利中的10%,合共目前尚有約3億美元欠款未償還。
審計長Anel Flores強調,相關違規行為已觸發政府進一步調查,不排除將建議撤銷現行合約。他表示,已將調查結果提交巴拿馬海事當局處理,該部門將決定是否取消現行的特許經營權。巴拿馬最高法院早在2月已就該合約提出訴訟,質疑其合憲性,若裁定違憲,特許經營權或會被終止。
報告公布前,長和早在今年初已宣布計劃出售包括巴拿馬港口在內的全球多個港口資產予以貝萊德為首的財團,交易價值達190億美元。然而,這項潛在交易在中國引發政治爭議及資產審查,長和一度於4月初暫緩簽署交易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