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最新 專訪|離開香港定居英國兩年...

專訪|離開香港定居英國兩年 李永達向年輕人學習政治 舉辦文化講座盼建港人聚腳點

區議會即將換屆,不論議員、政黨、甚至選舉制度皆面臨轉變。這邊廂,民主黨宣布力爭提名參選;另一邊廂,有離散海外的現屆民主派區議員籌組聯合組織。兩年前突然離港,前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在英國亦有另一番體會,他接受《棱角》專訪,分享在英國重新認識政治圈,見證社運變遷的看法。

坦言重新學習政治生態 願離散港人團結織網

李永達與太太陳樹英在2021年先後抵英,用了約半年時適應英國的生活,隨後漸漸參與港人活動,67歲的他形容自己在英國是「二線」,支援各地港人組織及活動,「哪裡要人,我能去便去」。過程中,他認識了新一代年輕的社運人物,他說這年輕的一群不是傳統領袖,亦沒有「大台」,而是整個團體。「他們分散但連繫性卻很強大,先從自己做起,再邀請其他團體合作,合作成功後再擴大至其他城市的組織,現在起碼有三個年輕人做到了,Nathan(羅冠聰)、Finn(劉祖廸)、Simon(鄭文傑),他們在編織一個全國性的港人網絡,非常值得欣賞。」

他透露他不時與社運人物及組織成員見面談天,認為他們有遠見,國際視野廣闊,行動力強,但同時亦感受到他們各自背負著沉重壓力。然而,當得知大部分壓力是來自同路人的惡意批評及負面謠言,他為此感到痛心難過,「香港人的力量尚未夠強大,我們更應團結,盡量著眼於每一個人正面的地方,無必要作無謂指責,甚至口傳未經證實的謠言,你無法估計謠言的傷害性。」

在政治圈打滾三十多年,李永達直言從政的人多愛說三道四是在所難免,「以往在立法會,議員私下愛談論局長、官員、政黨、議員做過什麼說過什麼等,有時甚至比討論政治議題還要多。」但2019年後,他深明「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重要性,加上移英港人的社運圈及政治圈運作模式與以往在香港的模式差距甚大,而且位置分散,每個組織由運作、籌集資金到舉辦活動,過程絕不容易。他為這群年輕人打氣,又勉勵港人多以行動給予支持,不要助長負面情緒和言論。

他提及,兩年前突然離港同樣受盡批評,但考慮到當時的政治狀況、黨友、其他戰友的安全,他自問無愧於心。他表示自己仍不時記起在囚的人,但知道只顧擔憂亦亳無用處,「獄中的人不會想知道你們每天愁眉苦臉,相反,會希望擁有自由的人多做點有用的事,對他們來說都算是一種鼓舞,不會白白犧牲。」

移居英國性格收斂 與朋友重聚另覓發展

李永達透露與太太現居在倫敦郊區,閒時二人會親自下廚,「這𥚃食材很便宜,反正我們都退休了有空餘時間,多在家下廚,弄點簡單小菜,已經很滿足了。」訪問間,他高興地分享自己愛到倫敦市中心散步,甚至收藏了有關倫敦散步路線推介的書,每次出行前他都會好好規劃,到訪博物館、看古蹟、順便約朋友聚舊,「這裡的快樂不需太多花費,簡簡單單便能耗上一整天。」

「以前(在香港)約朋友吃午餐,能抽半小時至一小時已經是極限,生活急速公務繁多,根本沒有生活,哪來休閑時間與朋友聚舊。現在相約朋友到酒吧共聚,一杯啤酒一個簡單午餐,花兩、三小時好好聊天,分享大家的近況,計劃活動交流意見等,非常充實。」

他笑稱,最近有朋友向他憶述,說自己年輕時很招積,他承認30出頭便出任區議員,算是少年得志,難免有點招積,但移英後他自覺多了一份虛心,「世界很大,比你優勝有能力的人多的是,而且不分年齡。我有的只是經驗,但政治環境、人事不斷改變,若要出一分力便要增值自己。」他認為他開始了解英國的政治脈膊,希望可以在議會層面上再下多點功夫,認識更多人和政府運作。

早前,李永達與朋友在英國自駕遊到北部探望大學師兄,與多位學者見面,言談間發現大家都有意參與更多地區活動,更希望為移民英國的港人建立群體,把志同道合的人連結起來。「原來我在英國都有人脈,朋友們説只要我肯籌辦,他們必定支持。英國已有港人辦慈善組織、政治峰會、市集、教會等,我想籌辦一個文化交流平台,這是一個我能為港人貢獻的機會。」

受台灣書店啟發 盼建移英港人聚腳點

今年三月台灣通關後,李永達到台北探望朋友,並到訪了由前《端傳媒》總編輯張潔平有份成立的「飛地書店」,他與張潔平交談後,形容書店的運作模式令他「靈光一閃」。

飛地書店除了售賣書籍及有關香港的紀念品外,亦有舉辦文化、音樂、港人聚會等活動。「500尺左右的地方,現在只有約30個座位,但書店卻恍惚成為當地香港人的聚腳點。書店大部分活動需要收費,收益足以應付場地租金,支付員工薪金,絕對可以持續發展。」他留意到,大部分英國的港人組織均面對財政問題,難以長遠維持收支平衡,「他們很辛苦,對比在香港辦民生活動不一樣,香港辦活動的是公職人員,受薪辦事,在英國便要靠組織收入,才能維持。」

他希望在倫敦成立一個類似的場所,先牽頭定期舉辦文化活動,長遠讓香港人周末有地方聚會,「台北的香港人比倫敦少,飛地書店可以維持運作,他相信單靠倫敦的香港人,亦足以支持本地香港人團體生存。」他明白建立「聚腳點」需要時間,需要先有活動才能聚人,因此他向認識的學者分享計劃,怎料一呼百應,多位學者願意義務擔任首階段文化講座的講者。

他指首階段一共有六場講座,題目由學者、時評人鍾劍華一起商討,內容涵蓋文化、政治及歷史,自己則負責安排場地、租金、工作人員等。「希望先試試水溫,看看香港人的反應,之後希望安排更多元化的活動,例如節日聚會、音樂活動、展覽等。」他強調香港人的抗爭精神和文化發展一樣,要一直維持,傳承下去。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