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中國 突厥無家|土耳其不再安全 ...

突厥無家|土耳其不再安全 政府標註限制代碼 維吾爾人面臨遣返中國風險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最新報告指出,自 2022 年土耳其與中國關係趨熱後,以及埃爾多安政府對難民和移民的鎮壓,從新疆逃亡至土耳其的維吾爾人面臨失去安全庇護國,或被土耳其政府並以不人道和有辱人格的條件拘留,並在警務和移民記錄上任意標註「限制代碼」,將他們視為「公共安全威脅」,強迫簽署自願遣返書,隨時被遣送至與中國訂有引渡協議的第三國。
德國《明鏡周刊》亦揭發,上周德國錯誤將一名申請政治庇護失敗的維吾爾人遣送至中國,而非土耳其。56 歲的 Reziwanguli Baikeli 2017 年與女兒出走到土耳其,她則在去年到德國欲與女兒團聚,卻被遣返到中國,幸好最終迅速逃離。
人權觀察中國部研究員,維吾爾人亞力坤・烏魯堯勒(Yalkun Uluyol)向《棱角》提到,德國現行守則是盡量為維人提供保護,「單單將該女士送上北京的飛機已經令人震驚」,而土耳其曾經是他們的「第二個家園」,是唯一為維吾爾人發聲的穆斯林國家,提供避護地予他們,逃避中國的種族及文化清洗。
人權觀察估計約有 5 萬名維吾爾人居於土耳其為家,當地人同屬突厥語族群(Turkic)及文化,故一直有優惠移民政策,允許維吾爾人長期居留和歸化公民作其避難所。如今不再有保障,人權觀察促請各國,盡量收容包括持有土耳其居留或庇護身份的維吾爾人。
「安全不單止是不被遣返,而是免於恐懼的自由。現在對我們來說,避風港可能是加拿大或歐洲等地吧。」
被威脅簽署自願遣返書

《不再受保護:在土耳其的維吾爾人》(Protected No More: Uyghurs in Türkiye)報告顯示,當地維吾爾人只要被鄰居投訴,或一旦捲入刑事案件,就可能被裁定適用限制代碼。

這個限制代碼亦可能會被中國濫用:中國會將在新疆進行和平抗議,或表達維吾爾身份認同的行動標籤為恐怖活動,並將名單發予土耳其當局。一旦被標記限制代碼,維吾爾人的政治庇護式或合法居留身份或被拒,以及拒絕授予公民身份,令他們淪為「非正規移民」。當他們遭遇警察或移民官員時,即可能被抓進遣返中心,隨時被被驅逐出境。

報告訪問 13 名維吾爾人、6 名律師,以及 1 名土耳其官員,其中一個被任意撤銷居留許可的維吾爾人說至害怕得不敢出門,「哪怕只是去買日用品,因為我不想再被關進遣返中心。」

有代理維吾爾人案件的律師亦指,曾有維吾爾人涉嫌「恐怖活動」被捕,後因證據不足獲釋,但調查時政府將所有曾跟該人通電話的人士標上 G87 代碼。報告中兩名受訪者原本已獲認定「有條件難民」(conditional refugees),即土耳其提供國際保護的準難民身份,但當局仍將他們的身份撤銷且未予解釋,並將其列入遣返名單。

一旦被送進拘留中心,維吾爾人更可能遭受虐待,被威脅簽署自願遣返書。報告指,至少三名受訪者簽署了遣返書,其中一人已被驅逐到跟中國有引渡條例的阿聯酋,逃亡時曾遭到中國特務騷擾,兩次遭到第三國移民當局拘留,中國政府更施壓當地政府將他遣返。

「送我回中國,不如殺了我」

有被加諸限制代碼被拘留一年,多次申請延長居留都失敗,最終離開土耳其的維吾爾人表示,他利用中國護照訂機票欲前往第三國前往歐洲時,卻被土耳其當局在機場拘留,並對他實施了兩年的入境禁令。

更有一名維吾爾人在 2019 幾乎被驅逐回中國,凌晨四點時被官員帶往機場,未被告知目的地。知道是中國後,他在國際離境大堂激烈叫喊及反抗,「與其送我回中國,不如現在殺了我」,引起旅客注意,最終官員跟一些人溝通後,將他帶去國內線大堂,再送往土耳其境內另一個遣返中心。

據報於 2018 到 2019 年時,土耳其曾將將至少三名維吾爾人直接送回中國,以及間接驅回中國。

維吾爾人如無家國 亞力坤・烏魯堯勒:各國應更堅定保障人性尊嚴

亞力坤・烏魯堯勒指,中國政府持續剝奪維吾爾人的出國權利,能夠出走的維吾爾人已在少數,更要面對中國的跨越鎮壓,限制他們在海外的言論和結社自由,並懲罰他們與海外聯繫。

「中國現時很有自信施行跨境鎮壓,要海外者噤聲,更會推動『論述戰爭』爭取話語權。」他認為,各國政府更應將人權考慮寫入法規中,不應懼怕因與中國有貿易就放棄關注人權,而是更堅定去保障人性尊嚴。

人權觀察建議,各國不應再將土耳其視為對於維吾爾人安全的國家,盡量收容維吾爾人為難民,不應視持有居留許可或國際保護身份的維人有安全的身份保障;而土國亦應暫停所有驅逐維吾爾人的決定和行動,暫時擱置所有針對維吾爾人的驅逐裁決程序。

至於中國,應結束新疆的危害人類罪行,以及對海外維吾爾人的跨境鎮壓。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